中新社兰州1月8日电 (记者 冯志军)甘肃省社会科学院8日发布《甘肃民族蓝皮书(2015)》披露,自2009年以来,甘肃已整合超过3亿元人民币,对分布于8个市州19个县市的24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了持续保护,并取得一定实效。
这是国内第一部聚焦甘肃民族地区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蓝皮书,其围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该蓝皮书主编、甘肃省社科院西北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主任马东平介绍,甘肃有2个民族自治州、5个民族自治县。这些地区由于历史积淀的原因保留着大量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甘肃在充分考虑村寨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民居特色等因素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了保护。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现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41.0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43%。民族地区总人口33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2.9%。
甘肃省社科院副研究员谢羽认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加快少数民族以及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资源。通过文化遗产的传承、村落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工作可以加强和提升保护力度。
蓝皮书调查显示,甘肃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项目的实施,既保护了优秀传统文化,又使村寨具备了在多方面发展的基础,使一些面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服饰文化、民居文化、歌舞文化等得以保护和发展。
比如,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境内的茨日那村依托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宗教文化,近年积极抢救、修复或建设了一批民族标志性建筑,形成一批独具民族特色的民居村落,使这一民族村寨古朴纯真的民族风貌更具文化内涵和历史蕴含,加快了民俗文化旅游。
蓝皮书指出,实施特色村寨保护发展项目以来,甘肃对这些民族特色村寨进行了民房改造、道路硬化、水利设施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
同样位于甘南州卓尼县境内的尼巴村,借助现有产业和文化基础,注重培育和发展现代畜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了以牦牛、藏羊和牛羊肉、酥油、牛奶及皮革等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当地民众实现了增收。
此外,甘肃针对各特色村寨的不同自然条件和优势资源,在对其保护过程中扶持特色产业,有力地促进了畜业产品、民族特色用品加工、旅游产业发展,增加了当地民众收入,为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