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享

  中国梦,价值魂。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观建设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如果说,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的脸面和躯体,治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的内部生理系统,那么价值观、财富观、幸福观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我们之所以反复强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正是要为呼啸前行的中国列车,增添恒久强劲的精神动力?养足健康茁壮的精气神,我们就会在快速的生活节奏里,多一些心灵的沉静;在现代化的外表下,多一些思想的厚重;在市场化的大潮中,多一些内心的坚守。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焕发什么样的精气神,才能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在追逐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强大?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关注更甚以往,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归属感尤为强烈。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的热烈讨论,折射出人们对道德良知的珍视与焦灼;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为舆论焦点,道出了人们对社会规则的态度和期望;构建现代文明的国家理念,体现了为公民营造踏实的幸福感、让国家铸就更强软实力的理想和追求。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三个“倡导”的指导要求,正对应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要求,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热议、产生认同、赢得共鸣的原因所在。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在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从知与行的角度,发掘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才能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培育核心价值观关键是建立国民信仰

  ——访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秉公

  在您看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其途径又在哪里?

  陈秉公:国民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基础和基本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意识的理论为认识国民认同的重要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肯定 “日常意识”,并十分重视“日常意识”的价值和功能。所谓“日常意识”一般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民族、阶级或阶层群众中普遍流行的,关于日常生活和行为准则的意识。“日常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和普遍发生作用,具有信念的性质,往往被不加怀疑地直接应用于行为。如:各个层次的理想、信念、观念、愿望、感觉、情绪、习惯、风尚、道德准则和审美趣味等。

  “日常意识”具有显著的生活性和实践性,是一种最直接最普遍最经常的 “实践意识”,决定最广大群众的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对整个社会生活影响极大。普列汉诺夫曾将其称为“社会心理”,认为“思想体系”要发挥作用,首先应当“扩展”“普及”和“凝练积淀”为社会心理,变成人们的自觉信念,以便发挥影响社会的作用。“日常意识”或“社会心理”是任何“思想体系”发挥作用的基本路径和桥梁。“思想体系”只有转变为广大群众的“日常意识”和“社会心理”才有存在的基础,才能发挥影响社会的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在国民认同和接受上下功夫,并努力将其转化为广大群众的“日常意识”和“社会心理”,并形成坚定的信念。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功的根本标志。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点和关键都在国民认同和接受上,您对此怎么看?

  陈秉公:国民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信念,并转化为自觉行为实践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价值观认同不同于知识认同。对于某种知识只要能够证明其符合客观事实,人们大体就会知道其有价值,愿意认同和接受。而对于某种价值观则不一样,人们不仅需要证明其符合客观事实,而且还必须联系接受主体和相关主客体关系证明其有价值和有何种价值。否则,便不能接受。这使价值观接受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价值观的认同和接受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主体反思性选择过程。这个过程不是“木桶装水”“白纸绘画”,不是“认识论”所说“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不是“反应论”所说“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而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的反思性选择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对作为“接受客体”的价值观的审视、解读、评价和选择,是一种不断发问、追问的“反思性选择过程”。这个过程大体要经过以下五种“反思性咀嚼”:A.“适应性反思”。即对“接受客体”是否有利于接受主体适应“接受情境”的反思;B.“目的性反思”。即对 “接受客体”的合目的性的分析、评估和反思;C.“逻辑性反思”。即对“接受客体”的合规律性、合真理性反思;D.“事实性或知识性反思”。即对“接受客体”的真实性、事实性反思,也即“信度”与“效度”反思;E.“超越性反思”。即对“接受客体”的创新性、发展性、超越性和表现美的反思。

  可见,价值观认同和接受过程的复杂和细致。要使国民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建立起信念,必须做扎实、深入、细致的工作。这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价值认同和接受过程的复杂性,建立国民认同机制,掌握国民认同方法,持之以恒。同时,还要有社会现实的颇有力度的保障和支撑。 (曹建文)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根

  王继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和沃土,使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而未曾中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经过长期探索锤炼,立足于中国实际,充分吸取中华传统文化滋养,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倡导,表现出了强大的文化自信。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总结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有机结合、相互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亿万中华儿女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国家富强、社会安定,老百姓才能自发、自觉、普遍地崇礼尚义,才能真正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要恢复封建习俗和生活方式,也不能简单地认为读一点文言文、恢复一些民风民俗、重视保护民间工艺,就是文化复兴。最重要的是,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信仰、价值观,要得以传承和弘扬。比如,传统的戏曲、曲艺等文艺形式,过去在人们价值观的养成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老百姓就是在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的戏文中学会做人的道理。经典剧目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梅兰芳先生在《穆桂英挂帅》中唱出的“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怎能让与他人,番邦小丑何足论……”,表现出中华儿女自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再比如传统节日,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的风骨,端午节人们在吃粽子、赛龙舟的时候,更注重的是对屈原爱国精神的敬仰和怀念。

  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之日就是中国真正崛起之时。用博物馆心态看待传统文化不对,用盲目崇拜的心态阐释传统文化更不行,不能躺在文化遗产上睡觉,更不能妄自菲薄、随便丢弃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无法比拟的,日本、韩国、越南至今还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有充分的自信,认真汲取其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用现代化的诠释,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12个词,共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

  国家层面: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当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为世界瞩目,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汇聚、升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为全国人民共同价值追求。

  十八大报告提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共识”产生 “合力”,获得共识的基本路径就是能够将伟大实践、创新理论内化为人们内心的 “价值认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虽然只是四个词,却兼容并包。对 “富强”的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既有当代的价值,更有传统的价值。 “民主”、 “文明”,同样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和谐”则综合了传统文化中“和”的因素,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事业紧密相连。“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格局有机联系。比如“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方面,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是体现了对于这个“价值”的追求。同时,“民主”、“文明”、“和谐”这些理念与几大建设不是简单对应,而是体现了融合、贯通的意味,体现了思想认识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

  社会层面: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回望30多年前,改革开放给“板结化”的社会以松动的空间,激发出社会的巨大活力,也正是以此为始,一个又一个传奇在中国大地不断生长。10年来,社会建设从提出到完善,成为“五位一体”格局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社会转型期的各类矛盾与问题也纷至沓来。在思想、文化、利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社会对“共识”的需要显得尤为迫切。

  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来自充分的空间和自由。中国的改革始自对“自由”的尊重,从最初的“大包干”改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对于人民权益的保护,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对于自由的保障,让整个社会和人的创造力、活力真正迸发了出来。而“平等”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那种平等,是构成法律基石意义上的平等,是需要法治来保证的平等,这个意义上的平等当然是社会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正”和“法治”体现了对当今社会诉求的回应。

  公民层面: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价值观最基本的主体还是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的主体,既包括政党和国家,也包括广大人民群众,但最主要的主体应是个人,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三个倡导”,涉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个人是基础,社会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对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所从事职业的尊重代表着一种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爱自己的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才可能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也为自己创造未来。正是因为热爱,才能做到奉献。

  “人与人之间应该倡导一种爱的循环。”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企业爱国家。这种爱的循环能够拉近人的心,产生无穷的动力,正是倡导友善的一种体现。“友善”是最紧密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它不像敬业等职业道德那样指向特定的成人群体,而是一个各级各类学校都可以也应该重视的无涉年龄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基础性的价值观。

  “微时代”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路径

  李文汇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当前,随着“微博”“微电影”“微信”“微视”等快速涌现,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微时代”。“微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为便捷,但是,“微时代”信息传播的裂变性、快捷性、广泛性、渗透性等特点,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加强“微时代”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路径研究,探索“微时代”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方法,是“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重要途径。

  “微时代”背景下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微时代”是一个信息高度开放、资源高度共享,信息传播零门槛的时代。“微时代”的到来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微时代”的到来,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了新的路径,找到了新的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与大众的日常工作、生活对接,融入大众,才能真正被大众理解、接受和践行。以微信息、微社区、微媒体为代表的信息处理方式,已成为现代社会公众信息交流、知识获取、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据统计,截至2013年,我国“微博”用户数近3亿,“微信”用户数已超过5亿。积极推进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微技术的高度融合,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公众生活的重要途径。

  “微政策”“微法规”建设相对滞后、信息过滤网缺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在“微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都可以通过微媒介即时传播信息,并以“1-N-N”的传播模式迅速覆盖大量受众,影响其他人的思想意识与行为。这种传播特点,给各类不实言论留下了较大的传播空间。然而,相对于微时代的迅速到来,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还比较滞后,缺乏明确的社会法规及政策进行规范和引导。一些敌对势力、持不同政见者或对社会不满者,往往利用微平台传播不实信息、扭曲的价值观和偏激观点,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建设。

  “微时代”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路径

  加强 “微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文化、教育、科技等手段,积极构建多方参与的协同体系,大力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创新,强化“微传播”手段创新,才能真正练好 “微功夫”,守好“微阵地”,形成“微影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人民群众生活,形成全体人民共同践行的生动局面。

  积极构建政府、业界、公众多方参与的协同体系,形成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微协同”阵地。要加强政府在“微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管理、引导职能,明确管理职责,坚决树立“应该管、管得了、管得好”的理念。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搭建自己的微平台,体现价值导向,加强正面引导,形成“微合力”。要加强“微知识”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微素养”,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掌握驾驭“微时代”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本领和能力。微产业运营企业要自觉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要强化技术手段,加强不良信息管控,不为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维护信息安全流通。要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微话题”“微活动”中着力培育理性声音、建设性声音,积极推动人民群众参与舆论监督,落实不实言论举报奖励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举报受理和查处情况,规范社会信息传播。

  大力推动内容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微文化”,抢占“微时代”文化传播的制高点。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与新技术的创新融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创造。我国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非常适合“微时代”的传播特点,要积极推动这些作品与现代微技术相融合,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同时,要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扶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振兴,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适合“微传播”的优秀文艺作品,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抢占“微阵地”,通过无处不在的“微渗透”,生动形象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生活、融进人们的心灵,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效。

  总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才能确保工作开展扎实有效,有效提升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感召力,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随州日报 newsman)
【责任编辑:木木】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