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南京大屠杀发生70周年之际,三谷翔重返南京,在挹江门前留影,并向南京人民道歉。图为他向记者展示照片。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作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发生地、国家公祭日主祭地的主流媒体,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策划了新闻行动“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并于10月派出记者赴日,采访了致力于揭示历史真相维护和平的社团组织、参与过南京大屠杀的侵华老兵、日本历史学家、政府官员和普通民众。
今日起,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旗下报纸、网站和新媒体同步推出《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日本寻证》专栏报道,十多篇深度报道及影像,从不同角度印证史实,揭露侵华日军暴行,也反映了日本爱好和平力量的斗争。
“作为侵华日军的一名士兵,我参加了攻占南京的战斗,至今都为日军的暴行感到耻辱!”日本大阪一处公寓内,95岁的原日本海军士兵三谷翔面对到访的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再现了77年前目睹的南京大屠杀惨状。追昔抚今,老人愤言,安倍政府罔顾历史,“真想找上他干一架。”
两个小时的讲述,纵贯三谷翔老人作为一名侵略战争加害者、受害者和反省者的人生,沧桑的历史印记清晰地烙在他身上,映照着沉痛的过去和严峻的现实,“维护真相,是我要活到100岁的唯一使命。”
一、加害者
灰白凌乱的卷发,黑边眼镜,宽松的黄色上衣,身材高大的三谷翔老人行动不便,接受采访前早早在椅子旁准备了一叠放大的黑白照片,记录着他从军后的不同阶段。每讲一段,三谷翔就拿起一张照片,满是皱纹的双手不停地在照片上摩挲,讲到紧张之处手指发抖。蘸满历史真相和人性反省的证言,既像是讲给记者听的,又像与曾被军国主义欺骗的青年自己的对话。
战斗中——
上游漂来载满中国人尸体的4只竹筏
1937年12月12日,南京保卫战最为激烈之际,18岁的三谷翔随日军舰队侵入南京外围,进攻乌龙山炮台。
那时的三谷翔是日军驱逐舰“海风”号的信号兵,负责传递开炮等命令。他拿起一张“海风”号照片说,它隶属日本海军第24驱逐队,同该队的“山风”、“河风”和“江风”等舰艇一起,从江面上用密集炮火轰炸中国守军的防御阵地。
12月13日,南京城破,日本军舰停在下关江面。“我看到,从中山码头方向漂下来4只竹筏,上面横七竖八的似乎都是人,望去有2米多高。我们怕是伪装了来袭击的,拿枪射击10多分钟,竹筏毫无反应,我才明白原来上面堆的全是中国人的尸体。”
入城式——
中山北路附近广场有一堆堆平民尸体
三谷翔抽出一张他身穿海军冬装的照片,继续讲述:“12月16日晚,传来次日参加入城式的命令。参战两个多月双脚没沾过泥土,能上岸参加仪式,我们都有要去郊游的感觉。”
从码头到挹江门,路边都是断壁残垣。占领南京已经4天,街上到处能看到散乱的衣服、尸体。“在中山北路附近的广场上,我望见一堆堆尸体,每堆至少五六十具,地上全是凝固的血。死者有很多老人、妇女甚至还有孩子,明显都是平民。看得出来,有些是被刺刀捅死的,还有头被整个砍掉的,一些尸体全身赤裸,手被反绑着……惨不忍睹。”说到这里,三谷翔闭上眼睛。
“我想不光中山北路是这样,整个南京都陷入地狱了。陆军做得太无耻、太过分!”三谷翔紧握照片的双手不停抖动。“整座城市没有生机,死一般寂静,连只鸟儿都难看到。除了日本兵,街上偶尔有几个中国人挥着日本国旗走过,他们不挥日本国旗肯定会被杀掉。”放下照片,三谷翔长时间沉默。
长江边——
一车车中国人被运到江边遭机枪扫射
回到军舰的三谷翔,在第二天见到了更可怕的情景。“12月18日下午,我在舰桥上站岗,突然听到下关南岸传来机关枪声,还有断断续续的惨叫。军舰距岸约500米,我拿望远镜看去,只见一队队中国人随着枪响,应声倒下,像是电影的慢镜头。”
以后的日子,每天从早到晚,三谷翔总能看到一群群中国人在下关江边被集体屠杀。“卡车拉来20多人,有时30多人,一车车运到江边被机枪扫射,哒哒哒,哒哒哒……”三谷翔模仿机枪的声音。(扬子晚报 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