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外国人不得入内”现象调查 和民族文化有密切渊源(2)
分享

  但就是这些个别店铺也反映了日本文化特质的某些侧面。日本人很怕自己宁静而有序的生活环境因外国人的喧哗而被打破,为了回避尴尬和难堪,有的店主做出了前述反应。可以肯定的是,日本各地并没有普遍出现这一状况,而且《朝日新闻》也提到,争议事例中有的经过店主的努力而消解了。据日本法务省2013年统计,长期生活在日本的外国人约有 208万人。他们在日本生活,适应日本文化,难免磕磕碰碰。《朝日新闻》提到的情况,作为偶然现象是存在的,但没有影响绝大多数外国人在日本的生活。

日本文化内化强度高

  日本是一个非常强调社会规范、固守成规的国家,名著《菊与刀》就揭示了个人在社会规范中如何生活的常态。另一方面,日本一天也离不开外国。日本古代以吸收中国的文化典章发展起来,近代至今,更是在东洋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的西洋文化要素。所以日本不惧怕“文化入侵”。并且,他们对所有的历史传承,大都不因时代和政局的变动而破坏和“革命”。由此而来,日本文化出现了层层叠叠、兼容并蓄的状况,积累起一套庞大、严密而规范的内部机制和运作体系,限制和规范着这个岛国上的各色人等。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外国人,包括中国留学生、观光客会间或感到拘束。但从有关报道及笔者的调查可以看出,有着“Japanese Only”标识的店铺,在受到非议后改成“只要会日语”,就什么都解决了。若非要将日本风格的排外分类的话,日本人对外来者的“异和感”大致可归纳为,或缘于无知,或缘于敬远,或缘于日本职人工匠的自负。但其表达都是比较保守、含蓄的。

  2005年前后的一天,笔者曾经的同事、一位颇有成就的老教授,问刚从中国返回的年轻日本教师:中国人家里已经有电视了吗?这让旁边的笔者很无语!“敬而远之”者,如《朝日新闻》报道中的事例所示,记者问店主为什么那么做?店主表示,“明白地说,是因为中国人,有的中国团队客人的行为举止很让人头痛。常常不脱鞋就上榻榻米,不打招呼就上二楼,如果因为卫生方面被停业的话,谁来负这个责任?”而所谓自负,笔者听说著名的合掌建筑群白川村开始拒绝中国的团队游客,原因是“随地吐痰,到处留下垃圾”。据说当地村民现在仅欢迎散客,他们认为中国的散客素质较好,且更能欣赏他们引以为豪的传统建筑。

  社会会否变质还有待观察

  在笔者看来,前述现象,既不是今日偶然,也和安倍政权的政治取向没有直接关系,当然是否有间接关系有待观察。日本现代社会存在的以上现象,就目前的观察看,不能简单理解为右倾化的排外所致。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在各行业中所占比例极小,另一方面原因很多,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概全,缘由或许是传统的、文化的、经济的,乃至个人性格的,但政治上的原因着实不多。

  日本人排外心理反映出其保守内向的取向,且主要表现为某种氛围。但日本人这种植根于传统生活方式的保守认识,并不是攻击性的,反而是一种“逃避型”的掩饰。与其说他们排外,不如说他们想规避麻烦、自得其乐。这或许与外国客人包括近来增多的中国观光客没有直接关系,且既和中日友好又和日本极右翼排外扯不上关联,或许这折射出中国对日关系,需要的是新视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友好蜜月期”或许不再,但中日间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当成为今后的主流。

  笔者记得,不久前北京一家店铺也曾挂出“排外”牌子,澳洲悉尼一名来自上海的咖啡店主因应募者为黑人而不予录用。长期经济低迷,堆积如山的社会问题,唯恐落后于中国的心态,都诱使日本极右国粹主义者“急眼”,今后日本社会也许会有一些极端事件发生,毕竟的确存在一些右翼极端人士。至于《朝日新闻》这篇文章过于直观的认识,似乎是揪心于日本政治现状,过犹不及,实在令人唏嘘。

(环球时报 newsman)
【责任编辑:董雄波】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