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腐败”是此次中央巡视反馈中尤为引人注目的一个新词。中央第十二巡视组组长徐光春在对江苏省的巡视反馈中指出,江苏省基层权力寻租机会较多、空间较大,“能人腐败”问题突出。徐光春说,要深刻总结“能人腐败”的教训,在选人用人上摆正“德”与“能”的关系,坚持把“德”放在首位,做到再能干的人“德”不行坚决不用。
早在2013年第一轮中央巡视工作启动之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就曾提醒巡视组,要切实肩负起发现问题的责任:“对重大问题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没有客观汇报就是渎职,必须根据情况追究责任。”
几轮巡视结束之后,巡视组发现问题并敢于揭丑的态度已被专家学者们所认可。
“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巡视无论在广度、宽度上还是频率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最大的亮点还在于问题意识,只查问题不讲成绩。”李永忠评价。
《法制日报》记者梳理21份中央巡视组巡视情况反馈发现,大部分巡视组均点出了被巡视地方多个问题,其中辽宁、吉林、山东等10个地区被点出的问题在10个以上。
另一个特点是,在谈及问题时,巡视组在情况反馈中大多用词严厉,毫无避讳。以山东省为例,在被点出的14个问题中,中央巡视组多次使用了“严重”、“突出”、“频发”、“屡禁不止”等词语。
官商勾结成最大问题
中央第五巡视组组长吉林在向浙江省反馈的巡视情况中指出,领导干部“一家两制”、利益输送出现新的表现形式,手段隐蔽。
“一家两制”新词一出,立刻引起广泛讨论。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一家两制’的提法在官方文件中尚属第一次出现。按照民间的说法,‘一家两制’指的是夫妻二人中,一人在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另一人在民营公司从事管理工作。”
竹立家分析,巡视组所提的“一家两制”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意思是丈夫当官或者妻子当官,另一半就在民营企业或者在一些大型合资企业工作,形成利益的相互输送。比如说,当官的一方可以为自己另一半所在的企业提供“帮助”,在政策、审批、项目安排、投标招标等各方面开口子进行利益输送。这比其他官商勾结形式更隐蔽。
类似“一家两制”这样的隐蔽型官商勾结,在各地各单位情况反馈中被反复提及。
徐光春在对江苏省的巡视反馈中提到,腐败问题多层次、多领域、广覆盖,表现形式隐蔽化、智能化、多样化;一些领导干部与老板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圈子,进行封闭式权钱交易。
巡视组在对四川省的反馈中指出,在一段时间内,一些领导干部插手国有企业转制、矿产水电土地资源出让、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教育、卫生、交通、国土资源等部门腐败案件高发频发,“靠山吃山”现象突出。
巡视组在对上海的巡视反馈中也提到,少数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在其管辖范围内经商办企业,群众对个别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倚仗其权力谋取巨额利益反映强烈。
早在2013年第一轮中央巡视工作启动时,王岐山就曾提出了巡视工作的“四个着力”,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
此后进行的四轮巡视,结果都印证了此类问题的普遍性。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此类腐败的根本原因是权力的不正当行使,缺乏有效监督制约。因此,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反腐败的重点,建立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权力清单制度,亮出权力家底和边界,扎牢制度的笼子才是从源头防腐的重要措施。
竹立家则向《法制日报》记者表示,防止官商勾结、利益输送,治根之策在于用人制度,如果用人过程中的腐败现象比较严重的话,此类腐败问题就很难得到有效根治。“所以,下一步要下定决心,在选人用人制度建设方面下功夫,真正从制度上堵住选人用人过程中的漏洞,用好的制度来选人”。(法制日报 董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