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官员能“亲自”做多少事是种风向标
分享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官员像不像普通人,能够“亲自”办多少事,也是一种观察的风向标。正因为如此,要让“县委书记不会登机”的类似现象越来越少,继续加强作风建设、去除特权不可或缺。

  随着反“四风”、改作风的深入,从严治党成为政治新常态,一些干部身上的“不适应症”也越来越明显。这如同一面镜子,愈发折射出不良习气、不正之风的危害。比如,机场贵宾厅关闭后,有人就犯了难。河北一名县委书记感叹:虽然坐了无数次飞机,但取消贵宾厅等细致服务后,我比刚进城的农民还懵懂,订票、取票、换登机牌等,不问就不知道。

  不过是名区区的县委书记,在贵宾厅关闭之后,就暴露出了不会亲自登机的真相,与其说这是现形记,倒不如说它是黑色的幽默。然而,此等反常理又是与某些县委书记的形象相匹配的。在当下的行政生态中,虽然县委书记名义上受到种种监督,但往往“上级监督下级太远,同级监督同级太软,下级监督上级太难,组织监督时间太短,纪委监督为时太晚”,如此的结果,自然就使一些县委书记享受着过大的区域内权力。当权力过大,所谓登机手续什么的,自然无需亲自动手。

  按照国家的规定,只有一定级别的官员才能够配备生活秘书。当一名县委书记也能够享有配备生活秘书的权力,只能说是种特权思想在作祟,过大的权力带来的就是官员生活能力的不足,以及日常生活本领的恐慌。但是,在我看来,对于以“县委书记不会登机”为代表的官员“四体不勤”现象,反思又不能止于特权层面。

  不妨换个角度来分析:当一名县委书记对出门登机这般生活琐事都不会办理,关于普通老百性的日常生活,他又能够了解多少呢?至少一个习惯于秘书代劳、习惯于飞来飞去的县委书记,他不会熟悉作为普通人主要出行方式的公交车,不会体验到那种拥挤乃至是混乱的状态,进而要求他主导做出真正有益于当地居民的公共交通政策,可能也是一种奢望。以此类推,如果一个官员自己太与民众隔阂,带来的,不仅会是特权化的形象,亦必然会影响其日常决策的效果。

  毫无疑问,“县委书记不会登机”是种特权病,更是种治理病,而这样的治理病,实际上又不止于个案。前段时间,有媒体就专门盘点了一批完全无法执行的地方政策,何以至此?“闭门造车”显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不少地方管理者缺少对基层生活的具体感知,对普通居民的诉求无法感同身受,由此设计出来的管理政策,往往就不具有可行性。因此造成的,不仅是政策制定成本的浪费,亦有着民众对于官员治理能力的怀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官员像不像普通人,能够“亲自”办多少事,也是一种观察的风向标。正因为如此,要让“县委书记不会登机”的类似现象越来越少,继续加强作风建设、去除特权不可或缺,与此同时,更必须附加以更多的倒逼手段,譬如经由考核方式的改变,让不接地气的官员越来越难以被提拔。 □华西都市报特约评论员尔冉

( )
【责任编辑:琦琦】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