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猫儿山红军“标语楼” 标语曾被地主用石灰覆盖
分享

  在“华南第一峰”猫儿山南麓的广西兴安县华江瑶族乡一个叫千家寺的村落里,有一座保存完好的二层小楼。1934年,途经此地的红军留下了诸多标语,这座小楼也因此被当地群众称为“红军标语楼”。

  兴安县党史办主任罗基富介绍,千家寺因寺庙众多而得名,1934年红军经过华江乡,大多住在寺庙而不是老百姓家,临走时在寺庙和周围建筑的墙上留下标语。

  “红军走后,当地的地主就让人用石灰浆将标语都覆盖了起来。”罗基富指着小楼告诉记者,直到1986年小楼仍是乡政府所在地,当年冬天两位小年轻在烤火时不慎将小楼点着,在救火过程中,石灰浆因遇水热胀冷缩爆裂,露出隐藏在后面的秘密。

  记者在千家寺红军标语楼看到,小楼白砖灰瓦木质阁楼,分为两层。兴安县华江瑶族乡乡长盘皓介绍,2014年,镇上刚刚拨付了5万元再次对标语楼进行修缮。红军标语已经用玻璃框保护起来,主要集中在二楼临街的走廊一侧,整个走廊约有十来米长。

  “当红军有田分”“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这些简单明了的标语有的工整,有的潦草,有的甚至用漫画的形式,将标语融入其中,极其形象生动。据了解,标语楼一处当时发现的标语有20多条,均为宣传当时的革命政策和时局形势,还有不少仍隐藏在石灰浆后面的标语,出于保护的原因,没有再发掘出来。在全国来说,在一处集中有20多条(幅)标语和漫画还是罕见的。

  罗基富介绍,标语楼1990年、1994年先后被认定为县级、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参观游览的游客逐年增加,“现在每年来华江旅游的人数有几十万,一方面是看中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另一方面就是冲着红色标语楼来的,每年重走长征路的人也不少。”

  “2013年,华江工业总产值达15.7亿元,农业总产值1.4亿元,接待游客3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4000万元,其中红色旅游占40%。”盘皓介绍,目前,工程总投资达5000万元的同仁龙潭江徒步老山界景区正在进行建设,一期工程长约2公里,二期工程约5.7公里,完工后游客可以直接徒步至红军曾经到达过的老山界雷公岩。

  如今,旅游业与毛竹生产加工、水电并列成为华江三大支柱产业。其中,红色旅游与农家乐、民俗风情、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共同构筑了华江高品位生态旅游圈,红色华江正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景象。(记者韦大甘、翁晔)

( )
【责任编辑:琦琦】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