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大城市公众社会信任水平回归“尚可信任”(2)
分享

  “这些热点事件背后,可以看到当前社会价值观的形态和变化。从事件发生后,社会的态度和反应,可以清楚地折射出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价值取向……虽然这些事件都是个案,但个案背后涌动的社会心态和行为,无疑不能理解为是特殊情境下的意外发生,这种标本式的事件所揭示的社会价值观念,比学术的测量和调查更为深刻和真实。”研究报告指出。

  王俊秀认为,目前的中国社会,是社会价值观念最为多元的时期,这也会是“使人迷茫的时期”。中国社会在较短的时期内,发生了“太多大的变化”,社会共享价值观也在“不断被摧毁重建”,90年代改革开放到现在,恰好是一个最新的重建过程。

  他在报告中尖锐地指出,当大多数人在感慨和谴责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时候,“往往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立场”,拉开距离进行“审视和批判”。在他看来,所谓的道德滑坡,其实就反映在每个人“对于构成道德基础的日常信念的摒弃和不坚守”。人们用清楚的分界线,对自己和他人“采用了不同的价值标准”。

  “传统价值观崩塌之后,社会行为也会失序,坚守传统社会共享价值观,就是守卫道德底线。”王俊秀试着向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解释,究竟该如何理解共享价值观和信任水平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并不是一个包含着另一个,只能说,共享价值观的重建,对信任水平回升有一定影响。其实,今年这份研究报告的重点,是社会共享价值观。”

  这位社科院研究员回想起了彭宇案,这起2006年末发生于中国江苏南京市的民事诉讼案,一度引起巨大争议,引发了人们对城市人际信任现状危机的担忧。

  他分析说,21世纪以来,信息革命推动我们进入了“后工业社会”,信任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从过去适用于熟人社会的“习俗型信任”,开始受到新的适用于陌生人社会“契约型信任”的冲击。

  今年出版的这本《社会心态蓝皮书》中,调查显示,“在市场化进程中,人们对于契约观念的认同程度在逐渐提高”,而契约观念“与人际信任和安全感存在显著相关”。

  社会学研究中所说的契约,是社会成员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群体与国家之间,一切成文或不成文的约定,涵盖了法律、道德、风俗习惯。而前些年引发公众信任危机的,正是一种名为“人缘契约”的东西,那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没有明文规定的道德期望。

  “如果社会共享价值观建立起来了,就比如,你坚信公平与正义,就算你偶尔遇到了诈骗,也不会怀疑社会,这就是说,你对社会的信任感建立起来了。”王俊秀说。

  社会信任水平以及共享价值观的重建,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今年《社会心态蓝皮书》的调查数据也显示,总体信任水平的回升,却并不意味着,“信任危机”的阴影已经不复存在。

  在这次城市调查中,8个城市里,广州被调查者的社会信任水平最高,而上海、北京、哈尔滨和武汉4个城市,仍然处于“不信任”水平。

  蓝皮书中给出的原因是,城市规模越大,外来人口越多,“城市管理和服务供应不尽到位”,“社会经济改革较快变动”,再加上部分城市近年来有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社会矛盾较为尖锐”,以至于信任程度“未达及格线”。

  商业行业中,旅游业和广告业的社会信任问题仍然较大,远远比不上公众对银行的信任程度。

  “这种信任一方面来自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也来自媒体报道。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的侧重不同,也影响社会信任水平。”报告说。

  王俊秀试着让记者明白,社会心态的调查数据,实际上更多是人们的“主观心态”,而不是“社会事实发生的客观变化”。比如,人们“认为的社会机构和团体诈骗减少了,可以信任了”,犯罪率调查的诈骗案数据却不一定真的减少了。

  但他承认,整体的社会信任程度的确在上升,尽管“幅度很小”,但这是“连续数年下降之后的首次回升”。 王俊秀表示,他也在不断思考信任水平回升背后的原因。

  “原因很复杂,除了报告里给出的那三个原因,还有许许多多的因素影响着人们。对这个结果,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王俊秀斟酌着用词,“这或许是因为,现在全社会整体的共享价值观正在重建。”

  事实上,拿到最近这一次调查的最终数据之后,这位发展社会学博士并没有感到意外:“一次小幅度的回升的确可喜,但社会信任水平以及共享价值观的重建,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谨慎地思考了片刻之后,他最终给出了一个比较确切的期限——10年。

(中新网 newsman)
【责任编辑:Editor】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