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机构负责人谈北京水质:我全家都喝自来水
分享

  “我这两天,每天都要接好几个电话,都是热心市民打过来的,问我北京的水质怎么样,自己小区的水质有没有问题,可不可以帮忙检测”,近几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实验室电话响个不停,实验室仪器平台负责人李红岩博士说,“其实,请大家放心,北京的水质是安全的。我们第一次抽检的5个水厂,全部106项指标均达到且高于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而且我国的水质标准在整体指标结构和数量上,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日前,北京市水务局正式委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实验室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为北京市的饮用水把关,这也是本市自来水检测首次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记者专程对这个第三方“裁判”进行了专访,解密北京市民饮水的新把关机构。

  “最近我们电话成热线了”

  在双清路18号的一座普通科研大楼内,李红岩正在忙碌着,因为自己所在的实验室成为北京市水质检测首次引入的第三方机构,她的办公电话几乎变成了热线。“以前电话很少响,最近成热线了,还真有点不习惯,对于每一位市民的来电我都会耐心解答。但是我们这里是科研机构,主要职责是科学研究。”

  环境水质学实验室是我国水质科学与技术研究的权威机构,与北大、清华、北师大等四家单位组成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联合实验室。该联合实验室是中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在2011年7月底,水质分析实验室依托于环境水质学实验室公用仪器平台,顺利通过了中科院计量认证评审组现场评审,并于8月26日通过审批,获得了资质认定证书。

  李红岩介绍,该实验室是目前在全国大专院校中唯一一家具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全指标检测资质的实验室。

  据记者了解,此前本市的水质安全数据来自于13家水质检测机构,其中包括1个中心检测站和昌平、石景山、顺义、大兴等12个区县检测站,全市公共供水企业、乡镇水厂及部分自备井的水质,都由这些机构来检测。

  不过,这些检测机构存在于供水企业内部。“这是因为在2005年组建水质检测站时,当时的水质检测资源都分布在供水企业,”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水务部门规定,一份水样必须经三家检测站互检才可认定。但这些都是企业内部的检测机构,还是难以让市民认可。”

  “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水质检测是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市水务局供水处处长胡波介绍,“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质分析实验室是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的实验室,具备在生活饮用水方面为社会提供第三方水质检测的能力和资质,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技支撑。并且,作为一家研究机构,这个实验室独立于供水企业,与任何一家自来水公司都没有连带关系。”

  专用冰块护驾水质样本

  今年春天,在经过对北京市包括盈利性质企业在内的多家检测机构的考察后,北京市水务局正式与水质分析实验室合作。从7月初开始,李红岩和同事们抽选北京市自来水三厂、五厂、八厂、九厂和田村厂进行了水样检测,历时20多天。

  具体的检测工作相当繁琐,许多工作在出发前一天就需要准备好,如采水的器皿、需要投加的药剂、微生物指标所用培养基等。采水的车辆还需要准备专用的冰块,帮助器皿保持低温。采水回到实验室后,需要立刻展开实验,“有些指标,比如消毒剂指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衰减,所以要立刻做”。

  5个首批抽检的水厂,实验室马不停蹄地忙碌了20多天才全部做完。按照下一步计划,北京市日供水量3000吨以上的66座城镇水厂也将逐步由该实验室抽样检测。“根据工作计划,采取抽样的检测方式,而且是我们不做事先通知的抽检。”记者提出担心,实验室会不会照顾到水务局的“面子”,事先告知抽检的水厂对一些敏感指标做一些“润色”?

  李红岩很认真地回复:“不会。”

  她说,实验室曾作为第三方机构与多部委及部门合作,“这些部门都是有各自下属研究所的,为什么要请我们,就是因为我们跟他们没有直接关系,独立于部门之外,权威、有公信力。”

  据了解,中科院属于国务院直接下属的事业单位,该实验室具备国内一流的检测设备和科研能力,所以公众不必担心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公正性。李红岩说,在首批抽检过程中,他们都是在出发前才通知水厂,到水厂之后立刻展开取样检测,“水务局已经告知了各水厂,只要是我们上门抽检,必须开放。”

  “我全家人都喝自来水”

  目前,我国执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已经涉及106项指标,包含微生物指标、消毒剂指标、毒理指标等等。在实验室展开的抽检中,这106项都必须强制执行。

  虽然首次抽检的5大水厂的数据,将最终由水务局公布,但李红岩透露,“这次检测的结果,106项全部达标,甚至可以说,远远高于标准”。

  李红岩表示,在普通人的印象里,北京的水质差,尤其水碱重,不适合饮用,但其实这都是误解,北京的水质并不差,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属于水源保护得最好的。“在这次抽检之前,‘十一五’期间,我就参与了全国范围内水专项的水质普查,走过全国大江南北,还做过全国36个主要城市的水质普查。因为我居住在这个城市,我的家人都喝北京的自来水,所以特别关注北京的数据。结果证明北京的水质完全达标。”

  李红岩解释说,“我全家人都喝北京的自来水,不使用净水器或者不经常饮用瓶装水。净水器不一定好,因为市民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能对设备定期清洗、消毒或更换滤芯,使用一段时间后净水器或滤芯上很容易附着污染物并成为滋生细菌的‘温床’,使饮用水受到污染。瓶装水,其实跟自来水差不太多,而且长期饮用可能会缺失某种矿物质。此外,瓶装水并不环保。”

  “北京水碱重但水质并不差”

  这位专门研究水质的专家告诉记者,老百姓印象中,关于北京水质的担忧其实跟检测结果是两码事。“比如大家都说北京的水碱重,烧开了有沉淀。其实这个事,初中化学就能解释清楚。当水温升高之后,碳酸钙的溶解度就会降低,出现碳酸钙沉淀,也叫水垢。相对来说,地下水中硬度高,更加容易出现水垢。但这种水垢对健康没有什么危害。”

  她表示,中国的饮用水国家标准,与欧美、世界卫生组织执行的标准相比,总体上都不算低,北京的执行力度也很严格。

  虽然对北京现在的水质很满意,但李红岩透露,实验室没有停止提高的脚步,实际上,目前实验室就可以完成一些比国标更精细的测试,“我们毕竟是研究机构,承担科研任务,我们需要研究针对更多指标的检测方法,特别是一些新兴污染物。一旦某处水源出现敏感性强的物质,我们可以做出更深入的分析。”

  养鱼来辅助检测水质

  为了让记者相信北京的水质没有问题,李红岩举了个例子,在2008年,实验室曾为奥运村提供过直饮水设备,“就是口感经过处理的自来水,喝起来就跟广告里说的一样,有点甜”。

  据了解,在奥运会前,因为担心北京自来水口感不好,怕各国运动员、嘉宾怀疑北京的水质,实验室专门为奥运村设计了直饮水设备,但设备其实没有太多特别之处,只是将水中的金属盐离子进一步处理了一下。处理完之后,直饮水口感更好。“其实水质跟处理前一样,只不过口感提升了,但这需要较大成本投入。”现在,在实验室所在办公楼的一层,还保留着一套与当年奥运供水一模一样的缩小版设备,整个办公楼、甚至家属区都可以到这里来取用。

  在实验室办公楼一层,有一个很少为外人所知的小屋子,里面养了很多小鱼。这些专门为水质检测而饲养的小鱼,包括稀有鲫、青鳉、斑马鱼。这些小鱼在水中某种有害物质超标后,都会有损伤、变异等反应。

  这也是实验室正在研究中的一种新检测方法,通过鱼类的反应监控水质的异常,再通过进一步检测确定有害物。(本报记者 孙毅)

( )
【责任编辑:琦琦】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