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红石岩堰塞湖上的一夜:险情不断 家是牵挂
分享

  中新网云南8月8日电 题:云南红石岩堰塞湖上的一夜:险情不断 家是牵挂

  作者:李斌

  数次余震、数次塌方,8日,22名武警水电官兵已经在险情不断的红石岩堰塞体上度过了两天一夜。他们是首批登上堰塞体的勇士,为了排除危及数万人生命财产安全的红石岩堰塞湖险情。

  8月3日发生在云南省鲁甸县的6.5级地震引发山体滑坡,在牛栏江红石岩村形成堰塞湖,上游影响人口0.9万人、耕地8500亩;下游影响10个乡镇,人口3万余人、耕地3.3万亩。驻桂武警第一总队水电三支队(以下简称“水电三支队”)200多名官兵接到紧急指令,挺进灾区红石岩堰塞湖排险。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消息,红石岩堰塞湖属大型堰塞湖,风险等级为I级(最高级别)。经过周密论证,云南震区红石岩堰塞湖应急排险处置方案已确定,将在堰塞体顶部开挖底宽5米、深8米、坡比1:1.5的泄流槽,在道路抢通,施工设备和人员进场后,预计需要5天工期。

  7日7时40分,处于突击状态的水电三支队7名官兵,作为第一批勇士登上堰塞体,开启红石岩堰塞湖的险情处置。他们中有4名安全员兼爆破员,2名钻工和1名突击队长。

  很快,来自不同省区的武警水电部队共22名官兵陆续登上堰塞体,开始紧张忙碌。随着夜色降临,在堰塞体上作业的22人突然得知冲锋舟不能接他们回岸,因为天暗能见度低、湖面漂浮物过多。大家一时平静了下来。一天的辛劳,官兵们终于可以短暂休整。

  此时,水电三支队副支队长申时钊的神经却绷的更紧了。22人在震区内时刻可能发生险情的堰塞体上过夜,必须时刻戒备,高度关注周边情况,谈何容易?

  当天夜里,塌方就找上了这22人。夜23时37分,正当一些人酣睡时,突然一阵轰鸣声响起,堰塞湖右岸近200方的土石从前方滑下。水电三支队六中队排长樊建峰,赶紧吹响紧急哨。突然,他发现一名同志还在睡眠,樊建峰无暇顾及危险,几步扑过去,连人带褥子将战友拖到一边,躲过一劫。

  8日凌晨2时,红石岩下起了大雨。堰塞体上一马平川,除了石头还是石头,官兵们无处躲避。22人有的顶着废纸盒,有的披着不多的雨衣,一起躲在挖机底下。

  大雨后,大家再没睡意,燃起火堆围在一起聊家常。几位新兵,好几次偷偷抹泪——想家了。他们来救灾也没敢跟家里说,怕家人担心。

  水电三支队六中队下士山语,本在休假,听到部队抗震消息后提早结束休假回来救灾。临走时家人塞给他2000块钱,说不够再给他转过去。

  “想到这些,心挺暖的,也有信心排除险情了。”山语说。

  一整夜里,4次塌方3次下雨,整个世界在凌晨5时变得很安静。篝火息了,官兵们背靠着背再次熟睡,只剩两只警戒的手电发出光亮。

  8日,水电部队官兵在前期输送2台挖掘机至红石岩堰塞体的基础上,又把2台挖掘机和1台破碎锤送上堰。至此,红石岩堰湖的险情处置大幕正式拉开。

  水电三支队士官介绍,由于堰塞体场地限制,当前官兵主要任务是对堰体巨石的清爆,以便设备进行施工作业。截至8日16时,官兵已放炮6次,炸药使用100余公斤,初步具备设备开挖泄流槽条件。

  尽管当前排险在稳步推进,可摆在水电官兵面前的难题也不少。影响最大的要数不断的余震带来的塌方,其中8日上午8时40分左右的余震,至少带来1000余方的塌方,下午14时41分又一次余震,使得右岸堰塞体又形成一个小山坡。

  水电三支队官兵了解到,尽管险情不断,但因下游电站排水洞打通,堰塞湖的水得到较好排除。昆明水位监测工作人员介绍,与7日相比,8日的水位已下降5公分,险情总体可控。(完)

( )
【责任编辑:琦琦】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