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都大兴油茶荒山变“金山”
分享

  盛夏时节,走进曾都区何店镇七盘山村油茶基地,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挂满果实,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曾都是典型的丘陵地带,发展油茶产业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近年来,该区巧念 “山”经,由政府启动、社会联动、企业带动,把一座座荒山变成“金山”,走上一条独具特色的油茶产业发展之路。

  政府启动:油茶苗长成“摇钱树”

  在南郊办事处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里,油茶苗摇曳生姿。

  基地负责人介绍,该基地是全市最大的油茶苗圃基地,面积120亩,年可育苗100万株。

  该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人工栽种油茶,农民在多年的栽培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油茶生产经验。但由于种植分散,大部分油茶林处于“人种天养”的半野生状态,油茶发展始终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把荒山变成“金山”。近年来,该区出台《关于加快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把发展油茶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通过政府引导、项目支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掀起了油茶种植热潮。

  “农民种油茶,政府来买单。”为推动油茶产业发展,该区将大部分林业产业资金用于油茶基地建设,对基地业主和农户给予每亩不低于200元的项目补助。落实责任考核,将各镇、办事处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完成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对任务完成好的实行项目倾斜,提高种植积极性。

  该区全面推行项目造林业主制、项目保证金制、项目监理制、苗木准入制和油茶栽植专业队制,在种苗供给、油茶种植等方面实现规范化操作。在明晰产权基础上,认真落实土地流转章程,引导企业、民营业主、造林大户参与油茶基地建设。

  一系列举措调动了业主的积极性。至今,该区已新造油茶基地6.2万亩,改造老油茶基地1万亩。

  社会联动:油茶林铺就“致富路”

  近年来,曾都放活政策,鼓励各种社会主体、经营资本以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参与油茶产业发展,引导他们通过承包、租赁、转让、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油茶基地建设。

  在何店镇花湾村一片山坡上,油茶树苗含翠吐绿,生机盎然。“不久我们就可以采摘油茶果了。”油茶基地负责人李善民告诉记者。

  老李以前在何店镇办有化工厂,曾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油茶产业发展后,精明的老李投资600多万元,在何店、洛阳、府河三地流转荒山15000余亩,成立随州市恒升林业有限公司,种植油茶。

  为提高油茶种植质量,该区多次举办油茶栽培技术培训班,印发《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组织油茶基地业主参观学习林下套种技术,目前全区已有60%的油茶基地开展了油农、油药间作,提高油茶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企业带动:油茶果变成“黄金果”

  走进田丰土产公司油茶预榨车间,十几名工人正在投料、烘干、轧坯,金黄色的茶油汩汩流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扑鼻而来。

  “还要经过脱酸、脱色、脱脂等六道工艺,产品才能最后制成小包装。”总经理谢安顺介绍。

  田丰公司抢抓该区大力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生产的机遇,在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内征地60亩,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年产5000吨全不锈钢山茶油精炼灌装生产线。同时在何店镇棋盘山村等地流转老油茶种植基地,对老油茶树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量,使老油茶基地焕发新春。

  田丰公司还牵头成立全市首家企业与林农联手的油茶专业合作社——随州金橄榄油茶专业合作社,引进和推广无性系优良油茶品种,促进油茶升级换代;不定期举办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培训班。目前合作社已拥有社员133户,辐射农户达2500户,经营油茶林地达2万亩。

  “田丰土产的发展壮大,正好可以解决油茶果的销路问题。”区林业局副局长苏杰告诉记者,目前全区油茶生产从油茶种植、加工到销售,实现无缝对接,油茶产业链已基本形成。

(随州日报 newsman)
【责任编辑:Editor】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