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洪山国土分局局长尹斌又从大洪山风景名胜管委会领回了行风建设第一名的奖牌,而这已经是他们第 4次获得管委会颁发的荣誉了。
一个成立不到九年的国土分局,为何能多次获得当地政府的肯定?带着这一疑问,笔者进行探访。
打通“实至名归”的瓶颈
“虽同一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但同蜚声海内外的张家界比,大洪山甚至在湖北省内都没多大知名度。”尹斌说,大洪山名不符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景区跨地域的情况缺乏统一的规划。
为了改变这一窘境,随州市在省政府的支持下,于2005年成立了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负责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推介等工作。针对大洪山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特点,2010年,省领导在视察大洪山明确提出打造“佛教名山、养生天堂”的要求。
至此,大洪山迎来了真正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的机遇。但在国家严格的土地政策下,景区建设用地能否顺利落实,就成为这一美好愿景的瓶颈。
“为突破这一瓶颈,我们为景区管委会提供了全程式服务。”尹斌用两个事例对自己的全程式服务进行了说明:
大洪山景区最高峰地跨随州、荆门两市,上有建于上世纪的湖北省电视台发射站。根据规划,要将这一发射站外迁后建设慈恩寺。为不影响慈恩寺的开光大典,国土分局主动承担了这一核心景点的建设用地手续,并先后5次到荆门、钟祥进行协调。
规划的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年接待能力200万人次,需要建设用地226亩。国土分局提供全程式服务后,本来要8-12个月能完成的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他们用半年就完成了。
创立景民共赢的新模式
大洪山以丰富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跻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后,并未进行及时进行相应的开发建设。因而,景区内群众散居情况普遍。受山区经济条件限制,这些散居群众的住房一般比较破旧。特别是位于核心景区且在旅游线路可视范围内的散居民宅,与景区原始自然的景色极不协调。
解决这一问题最彻底的办法当然是搬迁。但汉文化圈的人都知道,故土难离的传统已深深扎根于汉人的血液中,群众思想上不愿搬、经济上搬不起的现实,成为景区建设的又一道屏障。
为突破这一屏障,国土分局决定主动作为,探索出一条景区建设、散居群众互利共赢的化解之道。
于是,国土分局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对景区内散居民宅进行调查摸底,再组织大家深入研究景区建设规划,在对管委会和群众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理出了互利共赢的思路:以对景区影响较大、群众相对集中的村组为突破口,群众筹一点、管委会补一点、企业助一点的办法筹集搬迁资金,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水、电、路、灯配套到位的办法实施搬迁工作。
以前期调研结果为基础,他们将突破口选择到了绿水村二组。这里地处核心景区,离旅游公路较近,除原有一定规模的集中村落外,周围还有20多户散居在山沟的群众。分局干部职工揣着自己的思路,分别来到散居群众和管委会征求意见:散居群众听说只需要自己出少量资金,就可以彻底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还可依托景区开展农家乐增加现金收入,都对这一思路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管委会见只要进行适度补贴,即可消除景区中不协调的现象,自然也十分乐意。在此基础上,国土分局又配合管委会一起做起企业的工作,在景区进行建设投资意向强的企业中,选择随州市曾都区广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落实了赞助资金。
2007年4月,绿水村搬迁工作全部完成,新建的绿水村水、电、路、灯配套完备,与景区相映成辉,还成为大洪山景区的一大新景观。农民开展农家乐后,年现金收入也由原来的1万多元上升到现在的5万元左右。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象绿水村一样呀?”尹斌介绍说,现仍散居在核心景区的60多户群众,时常会对遇到的国土分局或管委会干部提出自己的渴望。
为高起点建设助力
按照随州市委书记刘晓鸣同志调研大洪山时提出的建设 “四个大洪山” (绿色大洪山、红色大洪山、传奇大洪山、慈悲大洪山)的要求,景区先后完成了慈恩寺、西游记主题公园等建设,游客量也由景区设立前的每年1.5万人次猛增到2012年底的30万人次。一到夏季,还吸引了大批在此避暑的中长期游客。
为进一步提升游客接待能力,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去年,景区管委会提出尽快启动长岗新区建设工程。了解到这一信息后,国土分局再次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发挥自己职能作用,及时请来市勘测规划设计院对长岗新区实地勘测和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工作,二项工作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加快了景区配套的娱乐、演出、住宿等新区工程高起点规划设计工作。一个集绿色、原始、自然于一身,由自然景观、佛教景点、传奇景点、红色景点、历史景点等有机串连起来的大洪山,也站在了全新的起点上。
(随州日报 news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