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俩近20年没有身份证,没法上学读书打工。
姐弟俩自学读书写字。
“现在心该落定了吧!”4月28日上午9时50分,当阳山县公安局户政警察将一本崭新的户口簿放到董思敏、董振宇姐弟俩手中时说。弟弟董振宇打开户口簿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愣是没找着自己的名字,姐姐董思敏伸手翻出印有他名字的一页,指给他看。近20年里,董思敏、董振宇姐弟俩因为是“黑户”,无法上学、找工作、出远门,“就连家也不是自己的”。为了拿到身份,他们一直在寻找父亲,在政府机关间来回奔走。直到今年4月28日,当地媒体介入报道之后,20岁的董思敏、18岁的董振宇才终于得偿所愿,拿到户口簿和临时身份证,成为有“身份”的人。
母亲再嫁后病故,父亲杳无音信
姐弟俩的家庭是破碎的。父亲董常林、母亲李桂仙原本是阳山县城的困难户,1991年结婚,3年后生下董思敏,1996年董振宇出生后,夫妻俩因性格不合分居。姐弟俩一直跟随母亲生活,户口却一直没上。
2002年,董常林与李桂仙离婚,董思敏由李桂仙抚养,董振宇由董常林抚养。
当时的姐弟俩正是上学的年纪,却因没有户口耽误了。
2004年初,李桂仙思子心切,跑到董常林所住的阳山县物资局宿舍附近,在楼下遇见了董常林父子。李桂仙征得董常林同意,把儿子暂带回婆家。
可是谁也想不到,此后就再也无法联系上董常林了,董思敏、董振宇姐弟俩由李桂仙抚养。为了生活,李桂仙将姐弟俩放在外婆家寄养,自己嫁人了。
2008年,李桂仙因病去世。由于外婆年事已高,且多病缠身,姐弟俩就只好跟着姨妈李卫东一起生活,成了彻底的“黑户”,更奢望不上读书了。
姐姐20岁弟18岁,从没上过一天学
“派出所的人说没有董常林的户口本,没法给董思敏、董振宇落户。”李卫东说。“我们只知道董常林在韶关钢铁厂上班,但一直见不到也找不到他,音信全无。2004年至今,他从来没有过问过董思敏和董振宇。”
李卫东曾多次跑到董常林所住的阳山县物资局宿舍,希望能将姐弟俩的户口落到董家去,但每次都吃了闭门羹。
“董家人对我们避而不见,好几次将我推出门外,不予理睬。”李卫东后来到派出所查询得知,李桂仙去世后,董常林已迅速将其从户口本上办了注销。
6年来,李卫东一直为董思敏、董振宇上户口的事情奔走,但毫无进展。
董思敏告诉记者,因为没有户口没办法报名读书,20岁的她从未上过一天学。“没有户口,我不能上学,这是我最大的遗憾。”董思敏哭着说,她唯有向表姐学,才认识了一些常用汉字,而今年18岁的弟弟总共才认识不超过20个字。
素描
董思敏:我不会像父母一样
12岁时,董思敏就已知道自己是没有户口的人。在那些渴望上学的日子里,阳山二中的操场与姨妈家只有一窗之隔,看着学校里来来往往的学生,她会想象自己就是其中一员:“我要是也能上学多好啊……”
独自在家时,董思敏喜欢穿着表姐的校服,在镜子前摆弄,久久不愿脱下。表姐平时做作业时,她会坐在一旁看,几年下来竟认识了不少字。
而当4月28日摆脱“黑户”的阴影后,她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具体干些啥,但她希望能在清远工作,最好离阳山近些,将来再找个好老公,建立自己的家庭。“我会好好经营我的家庭,好好教育我的孩子。”董思敏沉吟,若有所思,“不会像我的父母一样。”
“拿到身份只是个开始,以后还会经历些什么,都还说不准。”弟弟董振宇说。
无证之困
“不仅找不到工作,投宿都成问题”
长大后,姐弟俩琢磨着外出打工挣钱,减轻姨妈家的负担。“没有身份证不仅找不到工作,有时候连投宿都成问题。自己一个人到外地去,都会觉得提心吊胆。”因为没有户口和身份证,董思敏只能呆在姨妈家里,平日帮忙做做家务。她每天都在做家务中度过,每天早上7时,董思敏便起床为一家人做早饭,接着洗衣服、搞清洁,还要照顾两个小表弟。
16岁开始,弟弟董振宇就外出打散工,因工头同情,他得到了第一份工作:搬砖。但因为没有身份证,别人拿3000元一个月,他只拿800元。“他的工资要比其他人低,因为他没有身份证。”董思敏说。(南方都市报 news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