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巧斗旱魔 12季连旱斗出智慧
分享

  自o9年以来,随县降水就一直很少,直到现在已持续干旱四年。其中,随县3.5万口堰塘干涸,97条河流断流,337座水库可用蓄水仅9365万方,不及正常年份蓄水量的十分之一。

  面对12季连旱,随县人不愁、不怕、不蛮干,在与旱魔周旋中斗出经验,斗出智慧。

  未旱绸缪的备旱策略

  堰底龟裂,河床蛮荒。新街镇水寨村是随县重旱区。

  玉米吐丝,棉花挂铃,芝麻结荚。旱作物长势旺盛,孕育丰收的希望。

  “水路不通走旱路。”62岁的村支书徐太本说,全村4430亩水田,有2000多亩远离水源改种旱作物,减轻了全村抗旱的压力。

  8万亩水改旱,是随县综合考虑气候、水情、农业因素,作出的避旱部署。各地根据地质地貌和种植习惯,形成花生、棉花、玉米三大主产区,插播大豆、芝麻、红薯作物,错开用水高峰。

  保卫94万亩水稻,是决胜旱魔的关键。

  蓄水,就是保粮。各地雨季抽水、筑坝拦水、关闸留水,备足插秧水、保秧水。春上,全县新建百余座育秧棚,抽河水育30万亩大田秧苗,没动用塘库一滴水。

  备旱一年,斗旱一季。赶在水稻孕穗的7、8月份,16座大中型水库、294座小型水库、4万余口堰塘开闸放水、提水供水,浇灌50多万亩水稻抽穗、灌浆。

  目前,随县在田农作物116万亩,重旱26.6万亩,远少于2001年当地两季连旱的41万亩绝收面积。

  滴水成金的节水经验

  “滴灌系统帮大忙,大旱之年夺丰收。”尚市镇群金村果农袁光刚走进油桃园,拧开龙头,合上电闸,抽起的井水注入灌溉系统,从管道孔隙中喷射出来,滋润一片片桃树。

  “除了省工节水,还能一井多用。”袁光刚说,滴灌比浇灌节水50%以上,一眼井保200多亩桃园,用水淡季浇透桃园,枯水期保饮水、保庄稼。

  这套果树滴灌系统,是蔬菜滴灌技术的改进版,今年群金村700亩果园受益,正在向全镇4万亩果园推广。

  资料显示,全国人均拥有地表水资源2160方,全省为2020方,随县仅有900方,远低于国际公认用水紧张警戒线1700方。周期性用水紧张,倒逼随县惜水、节水。 高城镇居民邓芝芳家的空调机排水管下面,有一只红色水桶,一天能接大半桶水。“洗衣水拖地板,淘米水浇菜园,洗脚水冲厕所……”他拿出一张节水宣传单,上面汇聚22个节水小窍门。万余居民自觉节水,高城水厂每周少停水3次。

  聚沙成塔,滴水成河。随县4.8万人饮水困难,百万人节水支援,实现重旱区饮水安全、社会稳定。

  无中生有的用水智慧

  全县105条河流,无一客水入境。地面无水,倒逼随县向地下要水。

  连环井,是唐县镇水府庙村智斗旱魔的杰作。

  上游唐王水库几近枯竭,水府庙成为供水盲区,300余村民饮水告急。挖一口大方井,内填145节水泥管,分15层堆叠9眼深井支撑结构,水泥板盖面,建一座小房子保安全。

  “这井施工快、水量足、安全耐用。”村支书樊从金说,每天抽水500多方,不但保村民饮用,还能浇稻田。

  供新街镇万余人吃水的刘家河断流,水厂钻6眼250米以上深井,补足水源,与周边4个村的管网相接,构成水源互通的连环网。

  全县2000多眼水井,大小不一,结构不同,筑起一座座抗旱堡垒。

  打井不成,另辟蹊径。万福店农场试钻几眼深井,钻不出有效水源,1.5万居民靠有限的井水和车辆运水 “相濡以沫”。多方筹资338万元,建泵站、装管道,引来12公里外的唐县镇鲁城河库水。

  为此,鲁城河水库灌区300多户主动让出千余亩保秧水。万福店农场场长张先勇感叹:“患难显真情!”

  众智动天地,久旱逢甘霖。8月23日,随县普降中雨,百万重旱区人民在丝丝凉爽中期盼着金秋丰收!

(随州楚北网 newsman)
【责任编辑:Editor】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