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经济发展折射供给侧改革新动向 释放新活力

就在传统装备制造业订单锐减、效益下滑之际,凭借核心技术突破,成功推出I5智能机床的沈阳机床集团,在鄂西、浙东、闽南为用户搭建起崭新的智能工厂;就在过剩的资源型行业面对去产能的巨大压力之际,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顺利升空,由此开辟出全新的航天数据产业资源;就在偏重型的经济结构亟待调整升级之际,一直致力于为传统产业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的东软集团,推出了以分享理念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化战略。

白山黑水养育的东三省,以其厚重博大的工业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共和国的装备制造基地。然而,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经济显得步履蹒跚,遭遇了巨大的困难。就在传统动力急速衰减的关口,东北三省致力于从供给侧鼓励创新,以信息技术和知识创新为主导的新经济力量,开始顽强地在黑土地上破土、发芽、生根、成长……尽管弱小,却代表着新生,代表着未来,代表着支撑老工业基地重新崛起的新动力。

新经济折射新变化

迎宾机器人、讲解机器人、送餐机器人——一个个让人脑洞大开的新奇机器人产品,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引来人们争相围观。从老工业基地脱颖而出的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研发生产的移动机器人占据了国内汽车市场、电力市场90%以上份额,今年以来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进入深秋,作为战略性新产品,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用于工业特种作业的机器人——炉前作业机器人正陆续发货。“它能快速连接母线、上电、取钎、扒炉舌、清炉眼……可以把人从高危、高强度的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企业科技项目主管高天乙说。由于传统市场饱和,博实公司致力研发的特种机器人将成为企业未来新的主导产品。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关东大地,一南一北,沈阳和哈尔滨两大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开始发力,成为东北战略新兴产业迅速成长的代表,承载着东北新经济的希望。

“互联网+”催生出的新业态,展现出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新变化。

凭借创建“中国工业淘堡网”,沈阳格微软件公司为老工业基地转型进行创新性探索。“我们创建的淘堡网是推送‘知识服务’的平台。”企业负责人张桂平介绍说。以翻译服务起家的格微软件,正是依托“互联网+”战略,把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及时精准地推送给企业。

不同于“工业淘堡网”第一时间的知识“快递”,大连市高新区创客空间创始人于跃创办的“第九单片机开发网”汇聚了全国29万多名工程师。分享、共享的理念让“第九单片机开发网”获得了飞速发展,如今,29万多名工程师集思广益,从最初的相互交流变成了创意创新基地。

在供给端加以推力,就让新经济元素在东北各地的“双创”空间里蓬勃生长。统计数字显示,辽宁省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已达11.1%。“过去一提到东北经济,人们就会说‘傻大黑粗’,这种现象正在发生变化,在创新领域,说东北是‘高精尖’也不为过。”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春光机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家骐颇有感慨地说。

新经济释放新活力

郑徐客运专线,时速420公里。

今年7月,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公司研发制造的标准动车组CRH-0503,进行了会车试验,再次刷新列车高速实验纪录。从普通铁路客车到城市轨道车辆,再到动车组,中车长客公司驶出传统装备生产迈上中高端装备制造的“高铁速度”。

当下,传统制造业的窘境,并不意味着巨量的产业基础将走向没落。实施“智能制造”的改造计划,借助信息技术链接千万人的创意,释放出东北传统装备制造业的新活力。

“今年前7个月数控机床产量2.4万台,增长34%,主要靠I5型机床产品,而普通产品产量只有0.8万台。”沈阳机床股份公司总经理赵彪告诉记者。

从2007年开始经过数年潜心研发,沈阳机床从底层做起、从源头上创新,实现了机床核心技术突破,并广泛地吸取当代最新的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推出了智能“杀手锏”产品——I5机床。在此基础上,他们主动压减普通机床产量,为新一代智能机床让出发展空间,从而启动了全新的市场需求。“I5战略的顺利推进,就是顺应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势。”赵彪说。

从智能制造到智能服务,有效推动了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

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远程了解设备的设计、生产、物流、安装、运行等信息。最近,沈阳鼓风机集团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的“沈鼓云”服务平台,成功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评选的中国“互联网+”行动百佳实践案例。沈鼓集团提出建立一个以大数据为基础驱动的智慧工厂、智能制造、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新型数据经济模式,“沈鼓云”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载体。

东北的装备制造业有深厚的底蕴,但转型升级的任务也很紧迫。东北三省努力从供给侧推动装备制造业智能转型,重振雄风。

新经济带来新希望

在沈阳,今年前7个月,受石化、矿山、煤炭等行业需求锐减影响,远大集团、三一重装、北方交通重工产值均以两位数的速度下降。而新兴产业中的机器人、民用航空、IC装备、新材料产值增长却都在10%以上。

“到2020年,长光公司将有60颗在轨卫星运营,卫星产业将成为吉林振兴的新引擎。”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宣明说,目前,“吉林一号”卫星系统已经与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和企业达成了数据采购协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势头的拉动下,今年上半年,吉林省新兴产业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同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

尽管战略新兴产业在快速发展,但短期内还难以成为东北经济的支撑性力量。辽宁省政府研究室负责人乔军说:“要指望这些产业吃饭,现在还做不到。”

当旧的产业增长潜能已经释放,而新的产业规模尚小时,恰恰是经济处于最艰难、也是最关键的时期。东北必须抓住未来5年结构调整的“临界期”,快速支持新经济闯关过坎,这已成为东北各界人士的共识。

10月的东北大地,稻浪翻滚、红叶漫山,收获的季节里充满希望。东北三省不约而同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做大做强新经济:

辽宁省最新出台的“十三五”科技规划提出,未来5年,辽宁省将进一步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海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具有辽宁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格局。

吉林省正式实施《中国制造2025吉林实施纲要》,提出力争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新材料等八大领域取得重点突破,使之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黑龙江省提出,全省要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构建产业新体系的重要手段,创新发展“十大重点产业”,加快产业层次向中高端迈进,重塑产业竞争发展新优势。

“‘拼体力’‘拼资源’已成为过去,‘拼知识’‘拼智慧’才代表未来。这些新兴的企业技术含量高、富含创新基因,在东北各地多点开花,定会成为活跃地区经济发展的细胞,带动整个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基因转变。”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所所长张万强说。

热词搜索: 革新 动向 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央企改革五大动向:减层级、重整合 试点工作加速

央企改革五大动向:减层级、重整合 试点工作加速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归纳为四个一批:巩...更多

2016-08-06 08:55:43

李克强达沃斯传递经济发展信心 回应人民币贬值: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为期三天的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新领军者年会,也就是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大幕,昨天在辽宁大连开启...更多

2015-09-10 09:36:07

高善文:未来服务业将引领经济发展

更多

2015-12-29 20:38:55

李瑞麟:经济发展应加大对于消费的依赖

更多

2015-12-29 20:49:05

林采宜:非制造业PMI下行或加剧经济发展压力

更多

2016-02-01 15:20:23

美的袁利群:建议深化产融结合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更多

2016-03-05 07:20:23

中关村瞄准前沿技术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中关村瞄准世界科技创新前沿趋势进行超前布局,新的前沿技术不断涌现,驱动着中国经济不断向中高端迈进。人工智能等研发投入超六成...更多

2016-10-16 12:02:36

一瓶水折射出“官本位”意识:影响经济发展软环境

不久前,笔者参加东北某市一场表彰会。会场里,领导桌上一人一瓶矿泉水,获奖者席位上则是空荡荡。一位南方参会者愤愤不平,而笔者...更多

2016-11-02 09:08:31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