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味道”网上热销激发农村青年创业热情】“这是我们上个月刚刚设计开发的农产品礼盒,短短一个月已经通过微信商城卖出了9600盒,营业额超过100万元。”陕西快赞科技的“合伙人”张旺手里提着两盒装满红枣、葡萄干、核桃仁的“礼品盒”高兴地说。
“这是我们上个月刚刚设计开发的农产品礼盒,短短一个月已经通过微信商城卖出了9600盒,营业额超过100万元。”陕西快赞科技的“合伙人”张旺手里提着两盒装满红枣、葡萄干、核桃仁的“礼品盒”高兴地说。
农历春节将至,这种带着浓浓年味的“礼品盒”特别适合走亲访友时馈赠亲朋,而网上火爆的销售状况也让张旺对创业前景充满信心。
作为“90后”,张旺脑子灵、不愿受束缚,大学毕业在广东一家互联网企业干了一年半后,他带着积蓄和两名志同道合的同学在陕西武功县投资50万元,创办了一家专营线上农副产品销售的科技公司。
“卖家乡的味道,卖陕西的味道,卖西北的味道。公司2015年底注册,同年开业,现在已经开始盈利,我觉得这就是”互联网+“给青年带来的创业机会。”爱好运动、身材敦实的张旺给自己取了个“肉肉王”的网名,他开朗的性格很受顾客欢迎。
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西省都昌县,31岁的华明特产淘宝店店主龚华明2日刚通过快递公司发出最后一批8个客户的货品,现在正在轻松筹备毕业十周年的同学会。这一个月来,他在淘宝店推出了免费品尝家乡特产的活动,参与人数有50多人,而他创办的“都昌特产QQ群”成员数也增至180多名,最近热闹非凡。
“去年的销售额比2014年增加了近20万元,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大。”龚华明说,随着业务的增长,他又聘用了两个客服人员和两个打包工人。“来年要做得更专业、更精细一些。”
在有82万人的都昌县,近年来涌现了2000多名基于农业经济的农村青年创业典型,其中不少人都借助互联网平台找到了在农村展现才华的商机,他们或从事养殖、种植,或专注网络销售。
而在陕西武功县,“买西北、卖全国”的口号已经喊了两年,通过大力扶持、推进电商产业发展,全县的电商业务增长呈现爆发态势,2015年销售额达到10.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近9亿元。
“去年,我们把企业管理科的名称改为企业服务科,就是要一门心思为电商发展做好服务工作。”武功县电子商务办公室主任董书奇说:“拿苹果为例,过去没有互联网,这里的苹果卖不上价,有时候7、8毛钱一斤还无人问津,现在通过电商销售,农民的苹果不但回归到4元多一斤的正常价格,还基本上供不应求。”
成丹丹和弟弟成少兴在广东打工多年,积累了办网店的经验。2015年12月他们回到家乡,在武功县“中华农都电商新城”租用了一间5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注册了一家“友农优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网上卖起了陕西苹果。
“销售势头很好,客户反馈的意见,我们都给予及时回应。我们要的是信誉和品质,等积累资源后逐步扩大业务范围。”成丹丹说,“网商给了我们就业机会,也惠及了家乡父老乡亲。”
武功县电子商务办公室副主任陈其辉介绍说,越来越多的打工青年、大学生选择返乡创业,目前武功全县个体网店已有600余家,电商从业人数近万人,带动了2.5万人间接就业,这其中还有1000多户40岁以上的农民。
“农产品电商的蓬勃发展更是改善了我们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陈其辉说。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近日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3次聚焦“三农”。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互联网提速降费,实施“快递下乡”工程。这些新的政策将在解决“农产品卖难”、推进农村发展的同时,为更多的农村青年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张旺告诉记者,他对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现在我们在全国已有200多个微商加盟店主,2016年我们还要继续提升产量,扩大规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