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双降不易守稳难

截至2015年12月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35.7万亿元,如果剔除包括非银存款不缴纳准备金的影响,按照一次降准0.6%计算,大约等于释放流动性0.81万亿元,目前通过MLF+SLF方式所提供的资金规模甚至超过了一次降准的效应。

央行1月26日在公开市场进行了36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继21日公开市场开展4000亿元逆回购后,再创近3年最大规模。由此,新年伊始,央行即已累计实现净投放超1万亿元。

近期,央行频频利用SLO、SLF、MLF等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进行逆回购,以释放流动资金。这一方面是因为临近春节,是缴交税款和发放工资年终奖的时点,各方比平时更需现金流;另一方面,在经济低迷不振的情况下,急需降低资金成本刺激经济,以免失速。此外,庞大的债务需要偿付利息,以免债务隐患爆发累及银行出现系统风险。

但我国为何不能利用降息降准这一长期稳定的货币政策呢?迄今已是三月有余未降准降息,超出市场预期。

外汇占款大幅下降,使得基础货币投放萎缩。虽然降准降息能增加市场资金额度并加速货币乘数,但美联储已开启加息周期,使得全球资金流向应势而变。从我国目前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的角度来看,国际资金在选择更有利的投资区域。联合国贸发组织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流入发达经济体的资金几乎翻了一番的情况下,美国2015年一举超过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夺回“世界头号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交椅。

在外资流向发生改变之际,如果轻言降息降准,将进一步加速资本的流失。而且,降息降准也会对人民币造成贬值压力,并使国内外资金担心财富不保而加快转移步伐。在当下本币汇率波动的敏感时期,央行把维稳人民币汇率放在重要位置。要知道,索罗斯们已在高调宣称,将做空亚洲货币。

在降息降准慎行、资金需求格外高企的时节,央行不得已利用短中期货币政策工具,暂时纾缓资金短缺的担忧。

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35.7万亿元,如果剔除包括非银存款不缴纳准备金的影响,按照一次降准0.6%计算,大约等于释放流动性0.81万亿元,目前通过MLF+SLF方式所提供的资金规模甚至超过了一次降准的效应。

热词搜索: 守稳难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