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节前迎“大寒” 节后临“大考”

【玉米节前迎“大寒” 节后临“大考”】虽然在当前我国庞大的临储玉米出库需求之下,现货市场价格依旧存在低位反弹的可能性,但缺乏持续走强的基本面支撑,春节后泄库压力依旧。另外,对于粮源品质有要求的企业而言,则需要审时度势,动态保持优质玉米较高库存,尤其是在目前看来开春后玉米品质隐忧依旧的情况下。

1月20日前后,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霸王级”寒潮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降温、降雪天气,尤其是南方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预报显示,1月下旬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4摄氏度。

与天气一样寒冷的还有玉米市场,东北玉米市场在政策支撑下相对稳定,但南北港口玉米价格继续显现颓势,华北玉米市场行情更是阴跌不止。可以说,春节前夕我国玉米购销市场,除了临储和进口玉米热度犹存以外,已十分寒冷。

东北玉米价格稳中有动

1月中下旬以来,东北玉米市场价格相对平稳,局部涨跌互现。截至目前,黑龙江肇东深加工企业15%水分三等玉米进厂价1740元/吨左右,吉林长春1860~1920元/吨,辽宁沈阳1920元/吨,均基本稳定。

随着春节日益临近,东北农户售粮积极性不断提高,市场供给压力持续增加。临储玉米收购量继续攀升,并一举突破7000万吨,对市场价格提振作用依旧。但部分贸易商收购略显谨慎,加之华北粮源大量挤占东北玉米在南方销区的市场份额,东北粮源外流受阻。此外,上周辽宁省针对霉变2%~5%玉米收购补贴政策公布,后期对超标玉米市场价格的影响值得关注。

华北玉米价格跌至低位

伴随着近1个月以来华北玉米价格连续下跌,目前华北地区玉米已再度跌至上年10月上市后不久的低位,加之多数玉米水分偏高不利于上市,前期多数用粮企业因看跌后市备货谨慎,继而在雨雪天气的“策应”下出现反弹。

截至目前,山东潍坊玉米深加工企业14.5%水分三等玉米进厂价1830~1880元/吨,上涨10~20元/吨;河北石家庄进厂价1730元/吨左右,上涨10元/吨。大范围降雪和低温影响了农户售粮及物流,河北、山东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偏低,上调收购价以保证收购量。

南北港口价格弱势依旧

1月中下旬以来,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弱势依旧,其中北方港口玉米价格继续下跌。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北方港口多数用粮企业已经停收,目前仅个别企业维持收购,市场购销清淡;另一方面,低价华北玉米到港数量增加,促使北方港口玉米价格持续走弱。近两周,北方港口玉米价格累计下跌60~70元/吨,但考虑到临储价格的支撑,继续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

与此同时,广东港口玉米价格继续趋弱。主要原因:一是由于高粱和大麦持续到港,港口库存高企,广东地区库存分别在45万吨和15万吨左右的水平;二是北方港口粮质下降,价格走弱,进而压制南方港口玉米价格;三是低价华北玉米到港数量增加,冲击广东港口玉米价格。

预计后期广东港口玉米价格继续下跌空间有限,一方面是临近春节,产区贸易商发货积极性将逐渐下降;另一方面,广东港口饲料企业已经开始进行节前备货,采购量增长有利于玉米价格止跌回稳。

节前储备玉米轮换季展开

自上年12月份开始,由于对国内玉米市场前景不乐观,抑或部分储备库已经备足了廉价粮源,广西、四川乃至华北等地储备库开始进入轮换季。据市场人士透露,由于储备轮换(不同于临储玉米)需自负盈亏,故在粮源品质、出库费用方面均更贴近市场需求,对来自东北的消费存在一定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1月19日吉林省省级储备玉米竞价交易会上,计划销售玉米2831.813吨,100%成交,最高成交价1740元/吨,最低成交价1720元/吨,成交均价1734.28元/吨,2011年粮源,引发市场对未来临储玉米拍卖底价基准的诸多联想。

临储收购犹如“脱缰野马”

截至1月20日,东北临储玉米收购量达到7315万吨,5日收购量439万吨,略低于前一个5日收购量。从具体数字来看,黑龙江累计收购3395万吨,吉林累计收购2028万吨,辽宁累计收购583万吨,内蒙古累计收购1308万吨。

对东北玉米产量略有印象的人都可以发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地临储玉米收购量已达到当地产量半数以上甚至更多,为此,一些市场人士开始担忧春节过后传统优质玉米供应地区还能供应多少当年的优质玉米。

新年进口配额陆续下发

1月份,我国由南向北陆续下发2016年进口玉米配额,虽然此前粮商与终端已经达成部分协议,但正式文件下发意味着2016年我国进口玉米合同签订量将进一步增加。

从玉米进口国别来看,乌克兰玉米再度成为市场主力,因美国尚有一个转基因品种未获中国批准,也因目前中国“降库存”背景下进口谷物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1月上旬,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乌克兰进口大麦中截获了检疫性杂草———具节山羊草,样品中还截获了皱匕果芥、飞燕草等危险性杂草27种,真菌3种,细菌1种。1月初中国更是首次退运秘鲁赤霉烯酮超标玉米,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在中国进境管理方面不能明令禁止的情况下,一旦进口谷物利润可观,相关企业仍将闻风而动,技术性壁垒恐无法完全阻隔廉价谷物入境,2016年依旧是中国谷物进口量较高的一年。

“霸王级”寒潮影响我国南方

1月22日~25日,来自西伯利亚的“霸王级”寒潮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6~10摄氏度,局部地区降温达12~14摄氏度。受其影响,南方大部分地区迎来罕见降雪天气,对不少地区来说是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惟一一次降雪,也抵达了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1951年以来)的最南界。

然而,对于主产区位于东北、华北的玉米市场而言,影响相对有限。

除了降雪期间因物流不畅导致华北、东北港口玉米价格小幅反弹20~30元/吨之外,未对市场构成实质性影响,吉林等东北地区物流更是平静如常。

值得注意的是,气象部门预计2月4日~13日中西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摄氏度,东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换而言之,寒潮来袭暂时并未改变今年“暖冬”的特征,春节后的气温变化恐怕是对东北余粮品质的更大考验。

截至目前,国内部分地区饲料企业已经完成节前备货,但与大寒节气十分呼应的是,今年春节前玉米备货分外冷清。预计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现货市场寒意难散,关注定向销售等政策传闻的落地。同时,这场暖冬中“突如其来”的降雪,并未改变我国玉米市场长期偏弱的趋势,但也在节前备货的关口提醒人们“物极必反”的道理。

虽然在当前我国庞大的临储玉米出库需求之下,现货市场价格依旧存在低位反弹的可能性,但缺乏持续走强的基本面支撑,春节后泄库压力依旧。另外,对于粮源品质有要求的企业而言,则需要审时度势,动态保持优质玉米较高库存,尤其是在目前看来开春后玉米品质隐忧依旧的情况下。

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