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港股相比,A股拥有的上市公司几乎一模一样,而A股特色的创业板,在港股里面光一个腾讯就和整个创业板体量基本相当,而且质量绝对不会差。那么问题来了,既然A股和港股本质上是一样的东西,为啥一个暴涨,一个涨不动呢?A股在赚谁的钱呢?一、我们从股市上赚的钱,主要由三个来源。
一个是上市公司给你,它通过盈利增长回报你。
比如说A股的茅台,港股的腾讯,上市以后股价涨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主要的原因是公司的盈利在不停增长。以腾讯为例,腾讯2004年港股上市,2004年的净利润是4.5亿,到2014年净利润接近240亿,利润增幅超过50倍,期间上市公司持续回购股票,股份减少了30%,再加上估值的提升,过去10年腾讯的股票涨幅超过100倍。
一个是央行给你的,它下调利率就是给你送钱了。
比如说美国搞QE,股市就涨了。中国股市从2014年开始大涨,很大的原因是央行开始持续降息了。道理也很简单,假如央行降息了,比如中国过去一年的存款利率从3%降到了1.5%,其实就意味着钱放到银行的收益贬值了一半,相对而言别的资产就可能会更值钱了。
最后一个,是别人给你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假如你花10块钱买了一个股票,买了以后突然出来一个故事说它有多么好,其实它和之前没有任何变化,结果有人听了以后愿意花20块来买,那么恭喜你,你就把他的钱赚了。如果到后来他发现故事是假的,其实这个股票不值20块,卖出去只值10块钱,那么他就亏了10块钱。
所以总结来说,大家如果想靠股市发财,只可能有三种途径:一是靠上市公司,二是靠央行,三是靠别人。其中第一种靠的是经济,经济好企业盈利就好。第二种靠印钞,央行印钞大家都开心,貌似大家都赚了钱,本质其实是钱多了,钱不值钱了。还有第三种是靠智商,如果你赚了别人的钱,就说明你比别人更聪明,聪明人赚傻子的钱。
二、为什么A股涨的快?和港股相比,A股拥有的上市公司几乎一模一样,而A股特色的创业板,在港股里面光一个腾讯就和整个创业板体量基本相当,而且质量绝对不会差。那么问题来了,既然A股和港股本质上是一样的东西,为啥一个暴涨,一个涨不动呢?A股在赚谁的钱呢?
首先,大家主要不是赚企业盈利的钱。
这两年,到目前为止A股的整体涨幅超过80%,但是从盈利表现来看,A股整体在这两年盈利增速仅增长不到10%,其中2014年增长了6%,2015年前3季度甚至是负增长。
从表现最好的创业板来看,这3年创业板的累积涨幅接近300%,但是这3年的累积利润增速也只有70%,其中2013年利润增速10%,2014-2015年利润增速都在25%左右。这说明A股大部分涨幅和盈利没关系,即便成长性最好的创业板,盈利增速也远远赶不上股价的涨幅。
其次,这两年A股主要在赚央行的钱。
前几年利率比较高,当时央行发愁的是通胀,在2013年甚至还搞出来了钱荒,回购利率搞到了两位数,连余额宝利率都超过了7%,所以当时大家都去买余额宝去了,没人买股票。这两年央行开始担心通缩,利率不停下调,现在1年期存款利率只有1.5%了,所以大家感觉钱不值钱了,甚至产生了所谓的资产荒,通俗的讲就是钱多没东西买了,所以股票就被买起来了。
怎么来衡量央行降息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我们可以以标志性的10年期国债利率来做个衡量。在2014年初的时候中国的10年期国债利率在5%左右,对应成股票的话估值相当于20倍PE,而最新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大约在3%左右,对应成股票的话估值相当于33倍PE,所以随着利率的下降,股市的估值可以从20倍涨到33倍,涨幅接近70%,这基本可以解释A股主板市场2014年以来的上涨,全部是央行送的钱。
最后,大家都喜欢赚别人的钱,因为A股的韭菜特别多。
从主板来看,过去两年盈利几乎没有增长,利率下降可以提升70%左右的估值,可以解释A股从2000点涨到3500点左右,但是解释不了为什么在6月份会涨到5000点,累计涨幅一度达到150%。
同样,从创业板来看,过去3年盈利增长了70%,利率下降可以提升70%左右的估值,叠加以后上涨190%左右是合理的,从2012年底的700点开始算的话,涨到2000点是可以解释的,但还是解释不了为什么创业板过去3年涨了300%,到现在又到了2800点。
这超过的部分只有一个解释,大家都想赚别人的钱。
三、未来资产配置:金融资产优于房地产和银行存款为什么同样的东西,A股要比港股贵那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A股存在资本管制,关门打狗所以钱出不去,因此就出现了溢价。
如果只能在国内配置的话,目前在国内主要有四大类资产,最大的两类分别是房地产和存款,体量都超过100万亿,而且都不便宜,房地产的租金回报率不到2%,存款利率也不到2%,倒过来算都是超过50倍的估值。
另外两类是股市和债市,都在50万亿左右的数量级,目前债券的利率仍在4-5%左右,股市中以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股息率在3%左右,均超过房地产和存款的2%不到的回报率,所以在国内整体而言,金融资产优于房地产和银行存款。
但就金融资产本身而言,无论股市、债市,均已经历了持续两年的大牛市,未来指望还有1年大牛市的概率应该不大。如果还有牛市的话,我们更加倾向于慢牛的行情,金融市场依然有机会,但机会有限。
四、金融依附于实体,金融不是炼金术最近金融市场各种狗血八卦剧,包括野蛮人收购万科,无数上市公司收购没听说过的海外资产,海外中概股披星戴月回归A股,乃至于微信圈关于量子信息、VR等的各种学习,然后就在A股市场上演各种涨停,令人目不暇接,仿佛金融市场存在神奇的炼金术,只要轻轻一点,就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难道金融真的是炼金术吗?
我们做了美国、日本包括中国的历史研究,发现美股过去100年的平均回报率只有6%(不算股息率),和6%的GDP名义增速几乎一致。日本股市过去20年没有回报,因为其经济过去20年完全没有增长。中国经济过去10年每年平均增长14%,股市的回报率也平均在14%。而巴菲特只不过每年赚20%左右,就成为全球首富了。历史告诉我们,金融市场的长期回报率与实体经济相当,金融不创造额外的价值,金融不是炼金术。
再回到中国,这几年经济增速下行、大家的回报率理应下降。为什么过去两年大家都赚了很多钱?
从我们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实赚的是利率下降、估值提升的钱,也就是赚了央行和别人的钱。但未来客观看利率下行空间有限,估值提升空间也有限,这意味着未来的债市必须依靠票息,股市依靠企业盈利,但后两者都不容易,所以如果能获得和GDP名义增速的4%-5%类似的回报就非常不错了。这其实就是宋国青教授说的:未来要习惯接受每年3-4%的回报。
如果降低回报预期,依然可以找到合适的资产,赚取稳健的回报。比如目前高等级企业债利率还能达到4-5%,而优质蓝筹的股息率可以达到3%左右、再加上5%左右盈利增长,实现5-10%的回报应该也不难。
如果期望太高,最终可能颗粒无收。从单个个体来看,想赚更多的钱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整个市场都想从别人手里赚钱,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旦聪明人赚了钱,就会有傻子赔钱。比如说我们此前顶礼膜拜的很多股神,后来被发现都是靠不正当的手段在获利,也是最近被监管层扒开了本来面目。
所以总结而言,我们的年度报告名字是“慢就是快”,也是建议大家降低对2016年预期,没准会有意外的收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