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暂停重启几经波折而进展缓慢的五轮谈判后,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于2016年1月17日恢复,19日原则上实质性结束货物贸易谈判,并将于今年2月下半月举行第六轮谈判。
经历暂停重启几经波折而进展缓慢的五轮谈判后,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下称“中海自贸区”谈判)于2016年1月17日恢复,19日原则上实质性结束货物贸易谈判。
2016年1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利雅得会见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扎耶尼时,双方宣布,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取得实质进展,货物贸易谈判已实质性结束。?
据中新社报道,当地时间20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利雅得表示,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将加快谈判节奏,审议已取得的进展,并于2016年2月下半月举行下一轮谈判,以期在2016年年内达成一份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
过去十年多进程缓慢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东研究室副主任刘冬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中海自贸区基本上是难度最大的一个自贸区。
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于2004年7月启动,2005年4月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首轮谈判。
中国与海合会成员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双边贸易年均增长超过40%,同时,双方经济互补性很强,贸易潜力大,相互投资及能源合作领域前景好,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
尽管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经贸投资飞速发展,但谈判进展非常缓慢。
到2015年7月,中国与海合会举行了五轮自贸区谈判和两次工作组会议,2009年以后暂时中止。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告诉本报记者,中国与海合会贸易特点鲜明,简单来说,海湾国家对中国出口资源,中国对其出口产品、工业品和技术服务。双边交易内容差异极大,“自贸区谈判会很艰难、包罗万象”。
海合会全称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立于1981年,秘书处设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成员包括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卡塔尔、阿曼、巴林等六国。
海合会成员国总面积26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400万,主要资源为石油和天然气,是中东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组织。2014年中海双方贸易额达1752亿美元,中国从海合会六国进口原油1.02万吨。
刘冬指出,海合会经济结构单一,除石油、天然气外,没有其他资源禀赋,海合会具备与所有工业大国、农业大国建立自贸区的基础。
谈判应消除“亚洲溢价”
2003年海合会进入关税同盟阶段后,开始积极与美国、欧盟、日本、印度以及后来的中国开展自贸区谈判。但至今,欧盟、日本和印度等经济体都尚未与海合会签署自贸协定,美国绕过海合会,单独与巴林、阿曼两个海合会小国签订了自贸协定。
在刘冬看来,根本原因在于,与海合会实现贸易自由化很难带动对海合会的出口,相反却必须要面对海合会石化产品向本国的强力渗透。主要大国都不愿意签署单方面惠及海合会的自由贸易协定。
刘冬提出,自贸区建立的目的是实现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而目前海合会对华出口的原油、天然气价格都高于对美欧出口同类货物商品的价格,也就是存在的“亚洲溢价”。因此,在中海自贸区的谈判中,如果能将海合会对华原油天然气出口定价问题纳入谈判,通过自贸区建立消除海合会对华油气出口的“亚洲溢价”。只有这样,中海自贸区建立才能够更好的配置双方资源,让彼此获得更大收益。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