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和埃及贸工部19日在开罗联合举办“中国-埃及企业贸易对接会暨签约仪式”,中埃双方企业签署12项贸易协定,合同金额达6040万美元。
签约企业涉及橄榄油、水果、医疗器械、金属制品、化工材料、大理石荒料和纺织原料等埃方优势行业。
中国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王东堂说,中埃互为重要伙伴,希望双方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对接会这个平台,加深相互了解,寻求合作商机,扩大合作领域。
埃及贸工部第一副部长阿里·埃莱希在签约仪式上说,中国商务部组织贸易促进团来到埃及,是推进双方经贸往来的务实举措,也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埃及的国事访问奏响了热烈的经贸序曲。
为配合我领导人访问埃及,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发展,商务部于19至20日组织中国贸易促进团赴埃及开展经贸交流活动。贸易促进团由来自轻纺、医药、农产品、石化、商贸等行业的11家企业组成。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5年1月至11月,中埃双边贸易额达到116.2亿美元,同比增长10.3%,中国已成为埃及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埃两国双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双方在工业、能源、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中国企业对埃投资已超过5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1万多个就业岗位。埃及已成为我在阿拉伯地区的第六大投资目的国。
【中国企业深度参与】
埃及新首都工程首期耗资450亿美元 中国建筑大力参与
新苏伊士运河2015年8月正式开通之后,埃及将在今年开启另一个庞大的国家工程——在开罗以东45公里的沙漠地带兴建一个新的行政首都。在这个项目中,中国企业将发挥重要作用。
新首都计划由埃及住建部部长马德布利在2015年3月的埃及经济发展大会上正式提出。按照规划,这座还没有被命名的城市将坐落于开罗以东45公里,占地700平方公里,能够承载500万到700万人口,建设总成本高达300亿美元。建成后,埃及议会、总统府、政府部门和外国使馆都将搬到那里。
据埃及《金字塔报》报道,近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简称“中建”)与Arab Contractors、Petrojet两家埃及企业签署了一项组建联合体建造新首都的谅解备忘录。中建还与埃及住建部签署了7项谅解备忘录,将在新首都建造一座内阁大楼、12座部长办公楼、一个大会议厅、多个展览场地和15000户中低收入家庭安居房,并为埃及上游地区排污工程提供融资安排。
尽管中建驻埃及的代表目前不愿透露有关信息,但埃及驻华使馆新闻参赞胡达·扎德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证实,埃及政府确实已经与中建签署了有关建设新首都的备忘录,后者将负责准备有关建造、融资的报告,工程将由一个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联合体负责执行。她强调,随着工程的推进,中国企业还将有大量参与建设的机会。
1月11日,埃及住建部部长马德布利表示,上述谅解备忘录将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埃及期间达成最终合同。届时,埃及总统塞西将正式启动新首都一期工程。这部分工程占地10500费丹(约44平方公里),将在5至7年内完工,预计耗资450亿美元。
从官方表态可以发现,这一项目极有可能成为中埃战略对接的旗舰项目。1月4日至5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明先行访问埃及时就表示,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新行政首都建设蓝图具有许多契合点,双方应加强战略对接,推动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领域的一系列大型项目的合作尽早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企业的进入
实际上,新首都最初的规划中并没有中国企业。鉴于项目对资金的庞大需求,埃及政府首先考虑的是资本雄厚、经验丰富的阿拉伯企业。
2015年3月,埃及政府与阿布扎比的鹰山公司(Eagle Hills)签署谅解备忘录,准备成立一家股份公司建设新首都。该公司的董事穆罕默德·阿勒阿巴尔同时也是伊玛尔地产(Emaar Properties)的董事长,他是造价15亿美元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项目的主要开发商。
据中东通讯社报道,马德布利在签约前就向媒体表示,这家阿联酋企业将独立负责项目的开发、规划和施工。埃及政府对此提出了多项严格的要求:第一,开发商必须在6个月内针对一期工程提交一份包括融资在内的详细方案,其中,埃及政府不承担任何建设费用。第二,该企业必须在5到7年内完成新首都市中心和商业区的建设,并在7年内建成一期工程所需的供电设施。
据《新埃及日报》网站报道,双方在签约之后在合同条款、开工日期、股权分配上有诸多分歧。2015年7月,阿勒阿巴尔提出,埃及政府以土地入股的实物股权应该从24%降到20%。双方就这些问题反复沟通,但始终没有达成共识。
2015年9月,埃及投资部长萨勒曼宣布取消与鹰山公司的谅解备忘录,原因是“项目没有任何进展”。但他补充道,该企业将与其他开发商一起参与工程的建造。
阿联酋企业的退出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机会。中建官网显示,就在当月,萨勒曼来华访问,与中建签署新行政首都及国家农村水处理两个项目的谅解备忘录。另据路透社援引埃及官员消息报道,中建开始着手有关新首都的建设和融资研究。
2015年12月,塞西召集马德布利等人就一期项目最后设计方案召开会议,并在会上确定了由中埃企业联合体进行项目建设。塞西表示,这一项目将是埃及城镇建设的转折点,成为展现埃及未来愿景的现代化城市模板。
为了加快项目进展,埃及住建部最近还宣布,“新城市社区管理局”(NUCA)将给新首都项目注资50亿埃及镑(约6.4亿美元).
“大埃及梦”:发展还是灾难?
按照埃及住建部的说法,修建新首都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开罗过于拥挤的状况。开罗现在人口已达到1800万,到2050年将增至4000万。按照规划,新首都将建设21个居民区,提供2000个教育机构、663个医院和诊所、1250个清真寺、40000个酒店房间。
新首都的定位是“生态友好型的智慧城市”,“兼具行政首都和金融中心的双重功能”。新首都将打造一个科技创新园、90平方公里太阳能农场、一座比埃菲尔铁塔还高的纪念碑、一个有纽约中央公园两倍大的公园、一个有加州迪士尼乐园四倍大的主题公园、一条连接开罗的电气铁路专线以及一个比伦敦希思罗机场还大的国际机场。
这究竟会是大都市,还是海市蜃楼?这是在自1974年起就在埃及工作的城市规划专家David Sims在其专著《埃及的荒漠梦:发展还是灾难?》提出的问题。他调查发现,在过去四十年,埃及政府已经在荒漠中兴建了大大小小、造价昂贵的卫星城,可结果是,新城的几千个住宅区无人居住,而开罗的人口继续快速增长,各种违章建筑向郊区蔓延。
究其原因,David Sims指出,新城尚不健全的交通网络、匮乏的就业机会和全新的社会网络让穷人无法生存。“大都市有绿化等方面的环境要求,对手工作坊、临街店铺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只有高技能劳动力可以获得就业,占绝大比例的低技能劳动力必须要前往都市以外寻找工作。这就对通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埃及政府对此表示乐观,并强调新首都一定会吸取前车之鉴。按照规划,新首都项目将逐渐东扩,最终与苏伊士运河开发区相连。“新城预计将带来35万个就业机会。”马德布利说。
苏伊士运河开发区项目被称为“大埃及梦”,由塞西在2014年8月启动,目标是把绵延190公里的运河沿岸建设成全球性经济区域。2015年8月,新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标志着这一项目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接下来,开发区将重点进行工业园建设,聚焦玻璃制造、汽车组装、电子产品、食品加工、医药、纺织、家居、石化、矿产、轻金属等行业。(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