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能否再迎举牌潮?3大板块最看好】刚刚过去的2015年,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最抢眼,在A股市场甚至形成了险资举牌概念股。
刚刚过去的2015年,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最抢眼,在A股市场甚至形成了险资举牌概念股。
兴业证券认为,举牌目的主要包括财务投资、优势互补、资产重组、控制权争夺、国家意志等类型,举牌方式主要有二级市场购买、定向增发、协议受让、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股权互偿划转与剥离、吸收合并等。目前,在主板市场、民营和地方国企、房地产和商业贸易行业发生的举牌事件更为频繁。举牌对象具有明显的盈利能力较低、成长性较弱、市值偏少、股权分散等特征。从事件效应来看,举牌事件对股价中短期走势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具有举牌主体为实业及综合类企业、举牌对象为小盘绩差或小盘中高成长等特征的股票,事件带来的正面冲击更为显著。
统计显示,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9日,共有10家保险公司举牌了31家上市公司,合计买入94.69亿股,市值达1199亿元。从行业来看,房地产、银行和商业贸易三大行业备受险资青睐。
进入2016年以来,受大盘波动拖累,险资投资也不能独善其身。截至1月19日收盘,除万科A处于停牌状态外,其中,共有17家曾被险资举牌的上市公司股价低于累计举牌交易均价,另有13家上市公司股价高于均价。
据证券日报报道,险资作为机构投资者以长期持有为主,不应以一时的股价来判断险资的浮盈。此外,近日股市大幅震荡,股价较低时应是加仓的好时机。具体来看,不同险资的投资风格不同,总体来看,险资未来或根据对经济基本面以及股市的判断来做相应的配置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险资掀起的“举牌潮”主要集中在2015年年底,进入2016年后,险资的举牌似乎已经告一段落。2015年年底,险资集中举牌主要是迫于偿付能力的压力,部分保险公司因为保费增长快,造成偿债能力压力增大,为此,通过举牌重仓的上市公司来实现资产的账面增值,缓解偿债压力。而目前之所以告一段落,也是因为当前偿债压力不大,但不意味着险资不再举牌,由于每年的年中和年末成为险企偿债能力考核的重要时点,相信今年在这两个时点也会是险资举牌的密集期。
2015年年底,随着险资举牌的动作愈演愈烈,为了防范风险,自2015年12月11日以来,保监会出台了有关信息披露、险资内控指引、加强资产配置监管等多项举措。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表示,相关政策规范的出台,使得险资举牌的成本和难度增加,对险资举牌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此外,今年一季度将正式实施的偿二代(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对险资举牌的影响如何?行业分析师认为,监管层实施偿二代的目的是希望险企根据自身的偿付能力来做相应的业务,总体对行业影响有限。具体来看,偿二代将利好风控能力较强的险企,而对于那些资产投资非标,投资回报率较高的中小险企来说,由于其资产和负债端的风险都相对较高,那么,相应的计提资本也要增加。
保监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前11个月,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0.8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31%。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规模为1.53万亿元,占比14.07%。
目前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险资作为机构投资者,一般以长期投资为主,其配置的股票也是以银行大盘蓝筹股为主,在当前机构投资者占比仍然较小的情况下,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是件好事,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相信在监管层的鼓励下和政策放宽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加大股票投资的比例是大势所趋。
不过,东吴证券认为,目前保监会已开始高度重视保险“短债长投”带来的流动性风险,未来监管收紧趋势明确,预计将导致险资投资股票的增量资金大幅缩水,由险资举牌驱动的蓝筹大行情或难以长期持续。分公司来看,个别保险公司资金实力雄厚且流动性风险可控,未来仍有潜在举牌能力,可以关注银行、地产、商贸零售三个板块。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