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六答读懂2015年金融数据】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表明市场流动性总体宽裕,国家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经济活跃度有所提高。(券商中国)
2016年1月15日,央行举办了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介绍了2015年我国金融数据的基本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以下第一时间将相关内容附在下面,以飨读者。
一、提问部分
提问1:刚才盛司长说了,M2和M1都增长比较快,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符合经济运行的实际需要?
答: 2015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增速为13.3%,较上月末回落0.4个百分点,今年7月份以来M2增速都在13%以上。12月末,M1增速为15.2%,较上月末回落0.5个百分点,第四季度的平均增速为15.0%,较前三季度的平均增速高8.4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表明市场流动性总体宽裕,国家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经济活跃度有所提高。
M1增长较快主要有三个具体原因:
一是去年年底企业存款定期转活期较明显。去年10-12月企业活期存款分别同比多增4835、4616和3091亿元,由此拉高了M1增速。
二是国家加大了稳增长的政策力度,单位活期存款增加较多。2015年全年,财政存款净减少914亿元,而2014年全年新增5531亿元。财政支出增加,单位活期存款相应增加。同时,政策性银行新增贷款较多,部分形成企业活期存款。
三是去年下半年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大量减少,单位活期存款增加。2015年6-12月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同比少增2.13万亿元,其中12月当月同比少增8175亿元。
M2增长较快也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M1增长较快拉升了M2增速。2015年末,M1余额为40.1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较上年末提高了12个百分点,M1增长较快拉升了M2增速。
二是各项贷款增加较多,派生存款相应增加。2015年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1.7万亿元,同比多增1.81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新增14.97万亿元,同比多增1.94万亿元。
三是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增加较多,导致派生存款增加。2015年全年,金融机构债券投资新增5.32万亿元,同比多增3.38万亿元。此外,银行发放的类信贷(如信托收益权、信托计划和资产管理计划等)新增较多,也同样派生了存款,导致M2增加。所以,去年M2增加较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结构的调整。
总体看来,尽管去年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但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物价及就业的情况,这一增速是基本符合实际需要的。
提问2:刚才盛司长通报了2015年社会融资规模的总体情况。请问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是否合理,为什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015年会比2014年少?
答:总体看,2015年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表外融资大幅萎缩,直接融资占比明显上升。初步统计,2015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41万亿元,比2014年少4675亿元。其中,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2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7927亿元和2477亿元。
从结构看,2015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主要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大幅增加。2015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3万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比2014年多增1.52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73.1%,比2014年高11.7个百分点。
二是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明显减少。2015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6427亿元,比2014年少增7662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4.2%,比2014年低5.0个百分点。
三是非金融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都有较大幅度增加,直接融资占比明显上升.2015年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融资3.7万亿元,比2014年多8324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24.0%,占比创历史最高水平,比2014年高6.0个百分点。
四是表外融资大幅萎缩。2015年实体经济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方式合计融资5776亿元,比2014年少1.99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3.7%,比2014年低12.5个百分点。
2015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略少于2014年,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外币贷款大幅减少,二是表外融资明显萎缩,三是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也导致2015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有所下降。
提问3:刚才盛司长介绍了2015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情况,能否请盛司长介绍一下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基本情况,人民银行是否考虑提高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发布的频度?另外,当前中央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请问盛司长,社会融资规模与供给侧改革之间有何关系?
答:2014年,人民银行建立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制度。2015年2月10日,人民银行对外公布了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历史数据,并于2015年起按季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数据。
为满足各方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制度,我们将从2016年1月份起,将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的公布频率由季度提高至月度,大致在每个月20日左右公布上一个月的数据,这主要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分别从金融体系的资产方和负债方反映金融与经济的关系。社会融资规模是从全社会资金供给的角度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有利于从供给侧反映金融运行的情况,而货币供应量是金融体系提供的流动性和购买力,反映了总需求的情况。截至2015年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3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同期M2为13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7%,两者基本一致。
二是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相比,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相对平稳,能够与其他经济变量的同比增速进行比较,也有利于将社会融资规模作为监测分析与调控指标。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供给侧改革,可以说,社会融资规模是从金融角度反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指标。
大家知道,供给侧的变量涉及资本、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等。从总量看,社会融资规模反映了资金的总供给。
从结构看,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十分丰富。比如,社会融资规模可以多层次反映资金实际投向,可以反映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获得的资金支持;也可以反映不同融资工具、不同融资渠道的资金情况,比如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关系,来源于银行和非银行渠道的资金比例关系,银行表内融资与表外融资的比例关系。这些丰富的结构信息,有利于反映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反映金融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情况。
中央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而社会融资规模能够有效反映这些供给侧的变动情况。
第一,社会融资规模中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增长持续低迷,反映了实体经济去产能的情况。截至2015年末,产能过剩行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
第二,房地产贷款的结构变化反映了房地产去库存趋势。截至2015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7%,增速自2015年6月份以来持续回落,6个月累计下降6.9个百分点,反映房地产潜在供给下降;购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2%,增速自2015年5月份以来持续回升,7个月累计上升5.7个百分点,反映购房需求正在回升。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一升一降,表明房地产去库存化进一步加速。
第三,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变动反映了实体经济去杠杆的趋势。2015年前三季度,剔除股票融资后,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GDP的比例为23.4%,比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最高水平(2009年)39.3%回落15.9个百分点。
第四,社会融资规模中高成本融资占比减少,表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大家知道,债券发行利率一般低于贷款利率,股票融资不需要利息支出,直接融资占比上升有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2015年,债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重为24.0%,较上年提高6.0个百分点,较2008年上升11.3个百分点,已连续两年上升,也是历史最高水平。
同时,表外融资大幅减少也是融资成本下降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讲,表外融资成本要高于银行贷款等表内融资。表外业务转移至表内可以减少融资风险,缩短融资链条,降低融资成本。
第五,新产业新业态以及小微、农业等“短板”领域融资增长较快,有利于产业升级和扩大有效供给。截至2015年末,农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8%,增速高于同期本外币贷款1.4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社会融资规模是从融资角度反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指标,也是货币政策重要的分析、监测和调控目标。
提问4:刚才,盛司长通报了2015年人民币贷款增长的情况。请问贷款投向的结构情况如何?在“去产能、去库存、补短板”等方面有哪些体现?能否请盛司长做一下介绍?
答:2015年,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货币信贷总量稳定的同时注重结构优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和棚户区改造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在“去产能、去库存”上主要体现为“两个回落”,在补短板上主要体现为“五个较快增长”。
一是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继续回落,其中的钢铁业和建材业降幅扩大。2015年末,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增速较2014年末回落2.4个百分点,其中,钢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0.0%,建材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4.7%。
二是保障性住房以外的房产开发贷款增速持续回落。2015年末,剔除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的房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增速比2014年末回落近10个百分点。
信贷资金“五个较快增长”主要表现为:
一是中部和西部地区贷款较快增长,增速远远高于东部。2015年末,中部和西部地区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6.5%和14.6%,而同期东部地区贷款增长10.9%。信贷资金持续向中西部倾斜。
二是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较快增长。2015年末,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9.5%,增速比2014年末高2.3个百分点;2015年全年增加6761亿元,同比多增2642亿元,增量占全年房产开发贷款增量的92.7%。
三是个人购房贷款持续较快增长。2015年末,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2%,增速比2014年末高5.7个百分点;2015年全年增加2.7万亿元,同比多增936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住房有效需求回升。
四是小微企业贷款较快增长,增速高于全部企业贷款平均水平。2015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比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2.7个和5.3个百分点,高于全部企业贷款增速2.8个百分点。
2015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的31.2%,比2014年末高0.8个百分点。2015年全年小微企业贷款新增2.1万亿元,占企业新增贷款的38.1%,比前三季度占比水平高8.1个百分点,比同期大型企业新增贷款占比高3.7个百分点。
五是农户贷款较快增长。2015年末,农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8%,增速高于同期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速1.4个百分点。
提问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任务之一就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大家比较关心的是企业融资成本是否真的在降低,能否请盛司长提供相关数据?
答:为准确、客观地反映企业融资成本变动情况,我们依托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框架,对企业通过贷款、股票、债券、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票据、网络借贷等各类金融工具融资的综合成本进行了监测和评估。结果显示,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一系列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政策效力逐步显现,企业融资成本持续回落。
截至2015年12月份,企业融资成本为5.38%,比6月份下降84个基点,比2014年同期下降169个基点。分企业类型看,大型、中型企业融资成本分别为4.14%和4.59%,分别比2014年同期下降157和162个基点;小型企业融资成本为7.47%,比2014年同期下降222个基点;微型企业融资成本为8.19%,比2014年同期下降236个基点。
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下行主要是因为融资结构改善和市场利率回落。一方面,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不断加大,社会融资结构不断优化,融资成本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效降低了货币市场资金价格,也推动企业融资成本持续回落。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取消了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了部分收费标准;企业融资过程中担保、评估、登记、审计等中介机构的收费也有所下降,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融资的综合成本。
提问6:请问盛司长,您曾经说过人民银行将互联网金融统计纳入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请问近期有何进展?
答:大家知道,互联网金融统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准确、及时反映互联网金融运行状况,监测和预警互联网金融风险,支持互联网金融健康、平稳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业态,具有创新速度快、机构数量变化大、风险易发等特点。互联网金融统计主要统计从业机构的业务开展情况,识别、发现微观风险和行业风险,并进行风险预警。
不久前发布的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组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数据统计监测体系”。
目前,人民银行设计了一整套互联网金融统计框架和统计方法,统计内容广泛涵盖了互联网金融的从业机构和参与对象。
我们首先制定互联网金融统计标准和统计制度,建立功能强大的互联网金融统计监测分析系统,同时建立风险识别模型,深入挖掘和分析行业大数据,及时发现风险点、风险传播途径和传播过程。统计监测的范围较为广泛,而统计监测的重点是风险较大的网络借贷。
我们不仅统计资金出借方情况,还统计资金借款方情况;不仅监测交易总量,还监测交易明细,同时还监测平台公司的信息披露情况。网络借贷的重点统计内容是平台借贷的利率情况、期限情况、逾期和违约情况、贷款集中度情况、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情况等与风险关联度较高的指标。我们将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共同推动和开展这项工作。
随着人民银行和相关部门互联网金融统计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在条件成熟时,符合要求的互联网金融统计可纳入金融业综合统计范畴,并可作为社会融资规模指标的修订基础。
二、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对数据基本情况的介绍
大家上午好!欢迎光临今天的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下面我通报2015年我国金融统计数据的基本情况,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年初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总体看,随着各项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适度,社会融资结构逐渐改善,融资成本下降,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首先,我通报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情况。
总体看,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直接融资占比明显上升。初步统计,2015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41万亿元,比2014年略少4675亿元,高于最近五年来的平均水平,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等因素,实际投放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还要多一些。
分结构看,对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和直接融资大幅增加,对实体经济的外币贷款和表外融资减少较多。
分阶段看,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8.78万亿元,比2014年同期少1.48万亿元;下半年为6.63万亿元,比2014年同期多1.01万亿元,这说明去年下半年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加大。
接着通报货币供应量的情况。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9.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比2014年末高1.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0.10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比2014年末高1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32万亿元,同比增长4.9%。全年净投放现金2957亿元。
接着通报贷款的情况。
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9.35万亿元,同比增长13.4%。人民币贷款余额93.95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比2014年末高0.6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1.72万亿元,同比多增1.81万亿元。外币贷款余额8303亿美元,同比下降5.8%。全年外币贷款减少502亿美元。
接着通报存款的情况。
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39.78万亿元,同比增长12.4%。人民币存款余额135.70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2014年末高0.3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4.97万亿元,同比多增1.94万亿元。外币存款余额6272亿美元,同比增长3.2%。全年外币存款增加167亿美元。
接着通报银行间市场成交和利率的情况。
全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债券回购方式合计成交608.71万亿元,日均成交2.44万亿元,同比增长102.1%。
12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1.97%和1.95%,略高于11月份,但比2014年同期分别低1.52个和1.54个百分点。总体看,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利率水平呈回落态势,这有利于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
接着通报外汇储备和汇率的情况。
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33万亿美元,比2014年末减少5127亿美元。12月末,人民币即期汇率为1美元兑6.4936元人民币。
最后,介绍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情况。
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7.23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2.32万亿元。
以上通报的是2015年全年金融统计数据的基本情况。这些数据已在人民银行网站同步发布。现在,欢迎大家就2015年我国金融统计数据的情况提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