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现阶段A股市场到底值不值得抄底?

对于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来说,能够在绝对底部抄底的人少之又少,而更多人只能在相对底部抄底。显然,抄底或许是一眨眼的功夫,但最终能够守住底部,并获得最终投资利润的人却是少数。

虽然A股调整空间不会太大,但调整时间还不算充分。究其原因,对于市场而言,底部不会迅速形成,而构筑底部将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底在何方?这是最近一段时期A股市场中,探讨得很激烈的热门话题。然而,回顾最近两周的股市走势,仅仅经历了两周的交易时间,股市却出现了接近20%的跌幅,让投资者身心疲惫。

成也资金,败也资金,当属中国A股的真实写照。然而,回顾最近一两周A股场内融资规模的变动情况,却可以发现市场的投资热情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其中,截至今年1月13日,A股两融余额回落至1.026万亿元的水平,并已实现连续第九个交易日下降的迹象。与此同时,从近期两融余额的规模来看,亦从近期最高的1.21万亿回落超过15%的空间。受此影响,期间股市同样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而市场的投资信心也在显著下降。

事实上,回顾2014年7月份以来的两融余额表现,也与股市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其中,在2014年7月前后,即牛市启动之初,当时A股两融余额不到4500亿元的水平。然而,到了11月中下旬的时间,即自沪港通“通车”以后,A股两融余额却开始出现了加快攀升的迹象,并于12月份攀升至1万亿的关口。

到2015年6月12日前后,即本轮牛市的顶峰区域,A股两融余额也创下了历史新高2.27万亿的水平。随之而至的,就是一轮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过程。时至今日,虽然A股两融余额仍然处于万亿关口之上,但目前两融余额规模已较历史高点回落过半。

当前,A股两融余额仍然处于持续下降的趋势,且从场内融资规模变动情况与市场指数之间的表现状况来看,确实存在着或多或少地联系。对此,若A股两融余额规模不能出现显著企稳回升的迹象,则A股的超跌反抽力度或将会大打折扣。

实际上,鉴于近期股市大幅波动的原因,一方面,归根于新增流动性涌入热情减退,且场内融资规模持续下降的影响;另一方面,则主要受到政策朝令夕改的冲击,而在熔断机制匆匆落幕的影响下,实际上也加剧了市场投资者的忧虑情绪。

熔断机制的推出,本来可以起到一定的稳定影响。殊不知,在中国版熔断机制推出之后,其对市场却起到了翻天覆地式的冲击。期间,市场指数先后在1月4日和1月7日触碰到7%的熔断阀值,并提早实现收市的目的。受此影响,原本走势趋于稳定的市场指数,却因熔断的出台,则打乱了运行的节奏,而两周内指数暴跌超过15%,也再度引发市场对股灾风波的忧虑情绪。

时至今日,市场投资信心再度遭遇到沉重地冲击。期间,虽然中国版熔断机制匆匆落幕,但也很难在短期内迅速弥补其对市场信心的冲击影响。因此,面对当前的中国A股,本质上还是需要紧盯资金的参与热情、紧盯投资者信心修复的进程等。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成也资金,败也资金”的局面。

不过,从另一种角度去思考,短期市场经历了非理性的下跌之后,市场再度重返3000点下方的位置。然而,对于重返“2”时代的A股市场而言,市场却基本重归相对安全的投资区域之内。与此同时,对于部分错杀股来说,却再度迎来了中长期相对安全的布局位置。换言之,对于市场而言,经历了近期一系列的非理性杀跌走势之后,调整风险已经得到了较好地释放。或许,沪指3000点下方,尤其是2850点附近,对于期盼中长期布局的投资者而言,会是一个中长期逐步低吸的较好机会。

但要注意的是,虽然A股调整空间不会太大,但调整时间还不算充分。究其原因,对于市场而言,底部不会迅速形成,而构筑底部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对此,对于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来说,能够在绝对底部抄底的人少之又少,而更多人只能在相对底部抄底。显然,抄底或许是一眨眼的功夫,但最终能够守住底部,并获得最终投资利润的人却是少数。

热词搜索: 抄底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