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地产网在一个众人避谈“标签”的时代,Uber化却意外成为被追捧的对象,这无疑是外企在中国的另类成功样本。
1月13日晚间,Uber正式公布一份中国投资者完整名单。在海航集团、中信证券、中国太平、中国人寿及广汽集团等原始目录外,万科、民生银行及中国宽带产业基金则成为新晋者。
或许对中国太平、人寿等资本市场玩家来说,看重的更多是Uber未来增长潜力所带来的收益。但当海航集团、万科也跟风而上时,它们愿意被Uber化背后的利益考量显然不限于纯粹的投资回报。
正如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13日参加Uber中国投资人酒会后于微信中感慨道,相较微软、苹果、谷歌,Uber的“激活存量”运营模型独具颠覆性(或破坏性)的冲击。
因为“Uber不增加一台交通工具、不增加一平米停车场,却大大提高送客效率、服务质量,减少了运营成本,这对激活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存量尤具现实意义”。
Uber的中国投资者
在投行最新披露这份名单中,可以看到,来自全部中国投资者的累计投资接近20亿美元,这也超过其当初设定的12亿美元目标。
“这些资金既有投资Uber全球的,也有投资Uber中国的。”接近交易的投行人士对媒体指出,这20亿美元融资额中还包括另一些不愿透露身份或具名的中国资本。
目前,已有多家媒体向Uber公司核对名单及金额的准确性,但暂时仍未得到相关回应,对方只是表示正在了解情况。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Uber的B轮融资开始于去年年中。彼时,Uber 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带领团队访问北京,启动了面向银行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融资路演。
按照参与其中的相关人士的说法,Uber中国当时希望,除现金外估值达到60亿至80亿美元。
然而,Uber中国的融资时机恰逢中国股市的大跌,该公司当时每月近千万美元的亏损无疑让许多投资者对其望而却步。
股市的不给力或只是外因,对当时的Uber中国来说,不擅长与中国投资者互动则是一大内因。
“这与语言无关。他们不清楚如何与中国投资者打交道,如何完成融资。”有分析如是指出。
一系列的因素也导致了Uber中国12亿美元的B轮投资在去年并未收获预期结果,但最终还是赢得了百度和海南航空两大鳄的芳心。其中,百度也参与了Uber中国的A轮融资。
面对市场的诸多质疑声,Uber业务负责人埃米尔·迈克尔澄清指出,关于Uber中国融资问题的讨论“是错误的,我们非常成功”。
迈克尔表示,在业务覆盖68个国家之后,Uber知道如何达到“流动性点”,即确保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用户在不到5分钟时间内叫到车,同时减少补贴,确保盈利。“当融资的狂热褪去后,这些市场的赢家将是最具效率的公司。”
或慑于Uber的“高效率”,广汽集团于1月12日公告称,公司拟以1亿美元参与Uber中国的B轮融资。
其实,早于2015年12月22日晚间,广汽集团就已Uber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二者将在股权投资、汽车销售、维修保养、二手车、汽车信贷、保险及租赁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
受此消息影响,广汽集团股价于次日午后快速拉升并冲上涨停,接近历史高点。此时的公告中,广汽集团并未披露双方合作的具体金额。
而在此前一日,即1月11日,海航集团也宣布与Uber达成合作。对此,卡拉尼克表示,Uber中国的投资者名单中有着大量的中国投资者,海航集团则是Uber中国的大股东。
海航集团总裁谭向东则表示,海航选择Uber而不是滴滴的原因在于其全球化的服务。根据海航和Uber的数据,海航17万人员工中7万多人在境外,1500亿美金的资产中大概40%,接近600亿美金在境外,而Uber覆盖6个大陆、67个国家以及360多个城市,双方的服务和用户可以进行一定的衔接。
20亿美金的大礼包
显然,与中信证券、中国太平、中国人寿在Uber融资中扮演的纯粹投资者角色定位不同,广汽、海航集团还是希望借助Uber为自身服务,或是继续拓展自身业务范围。
例如,在与Uber合作后,海航会在其手机应用内直接接入呼叫Uber的服务,而Uber还可以为海航旗下的4亿用户提供全球范围的出行和接送机服务。
此外,Swissport机场服务公司还将为Uber开辟专属等候区。资料显示,Swissport是全球最大地面服务及货运服务供应商,于2015年被海航收购。
不管是广汽的汽车版图,还是海航的航空大业,二者在成为Uber的金主后,起码还是保持者身份上的独立。
而当万科遇上Uber后,则大胆向全世界宣布:“我要贴上Uber化的标签。”
万科去年新发布的睿服务2.0平台则公然打出“Uber than Uber”的口号,旨在将Uber的“共享经济”思维引入物业服务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万科物业将向合作伙伴开放操作系统,而该系统据称集合了25年全部发展经验。
为了将Uber化进行到底,2015年11月4日,万科物业与Uber宣布在深圳的16个小区布设Uber上下车站点(Uber STATION),以期改善用户与Uber司机的沟通问题,并引导出行路线相近的乘客采用拼车服务,此项合作有望未来两年在万科布局的城市全部落地。
除了能够第一时间呼叫到专车之外,在万科物业开发的“住这儿”APP和“邻居”微信平台中,万科业主还将得到Uber优惠码,这看似简单的“连接”,对于进驻中国大陆超过60个大中城市、服务近200万业主的万科来说,意义就不再仅限于营销。
其实,在万科引入Uber前,9月18日,绿城服务已与滴滴出行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绿城成为首个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滴滴车站”项目的房地产企业,双方预计未来一年将在北京、上海、杭州等数十个城市的绿城服务旗下小区落地“滴滴车站”。
当然,在王石看来,Uber之于万科的重构意义不仅仅是交通,还是一种通过存量资产的连接爆发出极大的增量价值模式,“这对激活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存量尤具现实意义”。
对此,万科物业首席执行官朱保全在此前万科物业25周年庆典暨新标发布会上对观点地产新媒体等媒体明确表示,中国有超过244亿平方米的住宅建筑存量,物业市场应该是做共享经济的天然存量市场。因此,万科物业的方向是“物业+Uberlization”,即物业Uber化。
在万科方面看来,睿服务1.0更多定义的是人和物的基础,即相当于在Uber之前的修路和造车,“它在今天看来只是一个起步,但毕竟完成了一个从0到1的过程。”
具体而言,万科物业在睿服务1.0的“战图”系统里,合计记录了全国582个项目、75.09万套房屋、259.30万个设施设备的信息,服务了64个城市共582个项目、逾200万客户。
朱保全幽默地表示,如果说睿服务1.0版本完成了“修路和造车”,2.0版本则定位于连接人与物,相当于Uber的“司机培训”。未来,新版本将把万科物业所有的后台放在云端,并推出业主专属的管家服务。
“我们希望睿服务2.0的服务平台,能够记录每一件小事。”按照朱保全的预计,睿服务1.0版本覆盖了万科物业36%的物业服务岗位,2.0版本将提升覆盖率至100%。
此外,万科Uber化的另一重磅色彩则是抵抗万科物业“狼来了”之说。
在朱保全口中,2015年是“万科物业市场化元年”,未来公司主要通过合作实现快速增长,并非外界所称的“狼来了”,也并不是和同行分食市场,“我们希望和行业一起改善与业主之间的关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