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吉林省所在的东北地区被视为中国的“大粮仓”。然而,由于明显缺水,吉林亩均耕地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2/3,水成为制约粮食增产的关键因素。兴水利稳“粮仓”。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随着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设,吉林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增至近3000万亩。
“近两年雨水丰沛,即使遇到伏旱也有膜下节水滴灌,再不怕干旱了。”种了2公顷玉米的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向海村任洪奎曾饱尝“十年九旱”之苦,“有了水,旱地成了良田,每公顷玉米产量从过去的1.4万斤提高到1.6万斤以上。”
降水少、蒸发大,白城所在的吉林西部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属干旱地区,春旱、伏旱、秋旱频繁发生,农作物需水关键期常得不到及时充足的降水供给,而丰水和缺水年份粮食产量差距达到40%。
任洪奎的旱地变良田得益于近年来吉林实施的“河湖连通”水利工程和节水增粮行动。“河湖连通”让干旱的泡泽、鱼塘、水库注满了活水,增加了蒸发量,雨水逐渐增多。
“‘河湖连通’工程改变了原有的干旱‘小气候’,去年农作物生长期降水达到384毫米,高出常年30多毫米。”白城市农委农业科科长肖春晓说,去年白城地区粮食实现增产5.9%。
一直以来,吉林省所在的东北地区被视为中国的“大粮仓”。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玉米分会副秘书长刘笑然说,如今东北地区已经成为粳稻、玉米等商品粮的供应地,东北的粮食外调量占到全国的60%以上。
然而,由于明显缺水,吉林亩均耕地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2/3,水成为制约粮食增产的关键因素。2012年起,中国政府在包含内蒙古在内的东北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总面积达3800万亩。
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推进现代灌区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吉林在去冬今春的农田水利建设中,计划投资6亿多元,重点实施13处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和23处现代农业大中灌区改造,今年春灌前将全部完工。
2008年起,吉林累计安排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7亿多元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使现代农业灌区渠系和建筑物完好率从68%提高到90%,农田灌溉周期由8-12天缩短为6-8天,灌溉保证率大幅提高。
兴水利稳“粮仓”。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随着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设,吉林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增至近3000万亩。
“随着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不断增加,吉林基本形成基础牢固、节水增效、适应干旱常态化的粮食安全水利保障体系,提高了粮食生产抗灾减灾能力。”吉林省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局长王伦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