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社会产销核心理念下,去产能去库存化正在加剧。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社会产销核心理念下,去产能去库存化正在加剧。在此背景下,地方企业和银行的坏账不断显现,由坏账带来的风险亟须化解。近日,首家地级市“坏账银行”光大金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宣布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也由此超过20家。在业内人士看来,坏账银行能够剥离企业和银行之间产生的坏账进行恰当处置,充当地方性金融风险的稳定器。
落地
近日,在温州注册成立的光大金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获得营业执照,目前正等待银监会批准。实际上,此类资产管理公司就是“坏账银行”,其可以参与批量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和经营。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末,因坏账在银行贷款组合中占比较高,中国银行业濒临破产,于是中央成立了4家资产管理公司,即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目的是将巨额坏账移出银行账簿。
此后,随着2014年银监会开始批准地方可以成立类似资产管理公司,地方纷纷筹建自己的“坏账银行”。
根据目前已有的公开资料,2014年7月,银监会先后批准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和上海五省市参与本省、市范围内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工作;2014年11月,银监会在之前的基础上再批复北京、天津、重庆、福建、辽宁五省市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在随后的2015年7月,第三批扩容名单花落山东、湖北、宁夏、吉林 、广西;2015年下旬,陕西、湖北、湖南、温州则成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最新成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温州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后,地方坏账银行正式超过20家。
据悉,此次在温州成立的光大金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由中国光大集团、中国光大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市金投集团和市工投集团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金10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登录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光大金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为:参与浙江省范围内金融企业不良资产的批量转让业务(凭浙江省人民政府文件和有效资质经营);资产管理;资产投资及资产管理相关的重组、兼并、投资管理咨询服务;企业管理、财务咨询及服务。
春天
根据银监会2015年前三季度公开信息,我国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仍延续“双升”局面。截至2015年9月末,不良贷款余额较2015年初新增达2396.44亿元,不良贷款率1.59%。
事实上,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银行业不良指标已经连续16个季度呈现“双升”态势,且这一势头尚未出现停止迹象。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银行不良率确实一处在上升阶段,原因有很多方面,最主要还是因为当前宏观经济面的下行和产业结构的转型”。
这样的势头颇引人关注。然而,更令市场各方忧心的是,目前已经查明的不良资产并非全部。
一份来自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发布的《2015: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显示,通过对62位来自商业银行人士的问卷调查发现,受访者认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升势尚未见顶,多数受访者认为不良贷款率上升还会持续4-6个季度。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称,“在目前倡导供给制下,传统的落后产业结构将会被淘汰,由此会产生很多产能过剩行业,这些行业在过去往往牵涉到与当地银行的巨额信贷,这会导致更多不良贷款高企的隐忧”。
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例,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之下,煤炭产业逐渐恶化,银行信贷受此影响颇深。据媒体报道,山西省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末,山西省不良贷款余额887亿元,比年初增加128.97亿元;不良贷款率4.93%,比年初上升0.35个百分点,远远超过银行业人士普遍认为的2%不良率的“高压线”。
“在这种环境下,更需要因地制宜成立坏账银行,配合当地地方政府来进行处理产生的坏账。”吕随启称。
盘活
值得注意的是,在银行坏账逐渐增加、陷入地方企业信贷危机的背景下,银行存款利率也在走低,人们把投资寄托在地方交易所以及“P2P”公司,以至于诸如“泛亚地方交易所事件”、“P2P”公司跑路频发,区域性风险已经显现。
而坏账银行确实能够起到化解部分金融风险的效果。以温州为例,虽然温州版AMC刚刚成立,但北京商报记者查阅相关数据发现,温州“金改”至今,已累计处置了不良贷款1000多亿元,其中超1/3是通过不良贷款打包转让等手段快速处置的,温州“坏账银行”运作模式和温州之前针对不良贷款的措施一脉相承,是之前的加强版。
受此影响,2015年三季度,温州市第一次实现了不良贷款总额、不良贷款率“双降”的目标。
此外,在吕随启看来,在地方“坏账银行”介入地方企业和银行信贷之前,很多原本有效的资产都闲置着,这些资产被接管后,可以归并到社会需求较大的行业领域,比如新兴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等。
“这意味着,过去的存量资产通过这种方式被盘活,较好地加强了金融资产对实体经济的配置,充当了地方金融风险的稳定器。”吕随启还表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