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五年发展不平凡,赢得硕果满枝头。为全面回顾十二五期间我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示发展特色和亮点,激励全市人民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乘势而上,奋力实现十三五描绘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推进圣地车都、神韵随州建设,本报特推出“精彩十二五,随州新跨越”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连续七届寻根节,让炎帝故里随州享誉海内外,也确定了随州作为全国炎帝祭祀中心的地位。
在炎帝文化引领下,青铜文化、红色文化、禅宗文化、西游文化……越来越多的文化基因注入旅游资源之中,正引爆着随州文化旅游。
五年走过,圣地车都随州的文化魅力不断彰显。
寻根随州,擦亮炎帝故里名片
随州,始祖炎帝诞生地,是华夏儿女寻根所在。
2009年,我市始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影响盛大。“十二五”期间,我市持续扛好寻根节的大旗,一年比一年精彩,规格也逐渐提升。
2011年,寻根节经过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而办,逐步上升为国家级别。历届寻根节,多位国家领导人和政界、商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齐聚随州,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海内外主要媒体聚焦随州,数万名华夏儿女寻根随州,让炎帝故里随州名扬四海。
“四海一家亲,共圆中国梦。”2015年寻根节,规模稍小,但规格高、影响大。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代表、海内外万余名嘉宾一起拜谒始祖炎帝,共同祈福中华。
目前,寻根节已经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团聚的和谐盛典、中华民族的精神盛典,是海外华人维系情感的重要纽带、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2013年6月,国台办授予随州炎帝故里风景区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提起炎帝,就想到了随州。”来随参加炎帝文化高端论坛的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曾这样说。
众多媒体的深度传播,精英名流的互动效应,普通百姓的口口相传,随州作为“炎帝神农故里”的地位不可撼动。今天,炎帝神农这张世界级的名片愈叫愈响,炎帝故里景区建设日趋完善,成为世界华人观光谒祖圣地。
文化注入,打造持久旅游品牌
炎帝文化,促使随州寻根之旅不断升温。
2015年国庆节期间,炎帝故里景区举办了“给我一半天,还您五千年”主题活动,策划了“拜始祖祈洪福”大型祭祀、古典乐舞、“楚风汉韵”汉服秀等活动,7天假期3.2万人次游览,景区热闹非凡。据了解,景区2015年全年共接待游客量87万人,旅游综合收入首过千万。
“十二五”期间,我市注重旅游与文化的融合,让景区有持久生命力。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局长曾云峰说,随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近年来的旅游发展实践中,已初步形成了炎帝、编钟、大洪山、西游神话世界四大文化旅游品牌,形成一定市场感召力和吸引力。
随州博物馆、曾侯乙墓、叶家山等倚重青铜文化,叫响了“中国编钟之乡”的世界级名片。
2009年大洪山定位“佛教名山、养生天堂”,主打佛教文化、养生文化,投资共10亿元建设项目20多个,山上增美景,山下强服务。2014年端午节,景区开门迎客。五年间,共接待游客58万人次,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成为随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又一龙头。
随州文化公园打造文化大观园,西游记公园侧重挖掘西游文化,曾都洛阳九口堰融入红色文化,广水三潭主打山水文化……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旅游景点。
2014年6月,我市一次增加三个4A级景区。“十二五”期间,我市4A级景区已达到6个,炎帝故里景区、随州博物馆、曾侯乙墓组团迈入国家级5A景区的门槛。
四张名片,灵秀湖北新增长极
“十二五”期间,我市注重文化旅游融合,实现了随州旅游的弯道超越。
在外,随州拥有“炎帝故里”、“编钟音乐”、“西游神话世界”、“大洪山”等四张名片和“千年古银杏”这一世界级的稀缺资源,历史文化游、西游神话游、生态观光游、养生度假游等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受到游客的青睐。
在内,随州旅游苦练内功,将游客满意度放在首位。培训专业旅游人员2000多人次,提升服务质量。从2012年起,我市游客满意度持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连续两年排名第四。
2015年,全市旅游人次预计达到18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10亿元以上。
建设世界华人谒祖圣地,打造中国编钟音乐之都。省旅游局评价,随州旅游已经成为湖北旅游新的增长极,改变了湖北旅游版图。
链接:
1、“十二五”期间,随州投入110亿元,建设近50个重大旅游项目,筑牢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石。
2、2011年随州接待游客850.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2.5亿元;2014年接待游客158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97.7亿元。
3、2014年6月,随州文化公园、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千年银杏谷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加之炎帝故里景区、西游记公园、西游记漂流,我市国家4A级景区达到6个。
4、2015年6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随即,国家旅游局组织启动《大别山片区旅游发展规划》编制。随州旅游业首次纳入国家层面的专项规划,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记者 陈晓林 陈 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