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州广水市杨寨镇左榨村2公里的通村公路修通了,村民高兴不已。村支书毛存响说:“以前村里的路不连通,群众出行不方便。现在有了循环路,村民脱贫致富的情绪更高涨了。”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在历次扶贫浪潮中,我市大力推行交通扶贫,为群众脱贫致富建设一个个支点和枢纽。“十二五”以来,全市20个省重点扶持插花贫困乡镇和老区乡镇完成县乡道改造108.4公里,建成通村公路503.5公里,通行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
修通道路
随县厉山镇海潮寺村是封江水库库区的一个村,受水域阻隔,村民出行不便,盛产的蚕茧也卖不出好价格。路,成为该村脱贫破“茧”的关键。
市交通运输局在驻村工作队协调配合下,积极帮助规划、测量该村道路,修通了“致富路”,达49.2公里。 “村路通了,钱袋鼓了,农户生产积极性也高了。”海潮寺村的村民李长华,出售蚕茧后,脸上挂满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我市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重要抓手,在计划上予以倾斜,优先安排实施。同时,结合国省道路调整,积极争取更多涉及贫困地区的公路建设项目纳入部、省建设规划。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我市新增国道3条310公里,覆盖草店等6个重点贫困乡镇;新增省道10条381公里,覆盖蔡河等9个重点贫困乡镇。
今年,我市交通运输部门结合全省“村村通客车”的契机,对全市通村公路进行了升级。据统计,全市增补路肩和完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3850.99公里,建设错车平台6874个、危桥改造5836米,新建招呼站、候车亭1939个,新增47条客运线路。
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6306公里,91%乡镇(办事处)通二级公路,100%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通班车。
带活乡村
每年3月中旬,随县尚市桃花节开幕,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赏花。
尚市镇多为丘陵岗地,水资源贫乏。上世纪90年代,尚市镇开始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引导农民种植油桃、葡萄等水果。但因交通不便,增收效果不佳。
“路不好走,外面的车进不来,水果无法及时运出去。”群金村村民张海明说。
在市交通运输部门支持下,该村连通了县道合(河)厉(山)路的6公里通村水泥路,完成了村内6个组各主要自然湾水泥路28.5公里,形成了内通外联的公路网络。外地果商的车进得来了,村民种植水果的积极性高涨。
曾都区洛阳镇龚店村三组地处偏远,交通不便,15户村民想搬家。“通村公路修通了,村民们不搬家了,还建起了楼房。”看着一座座楼房,村支书顾世国不由得想起了修通村路时的动人往事。据悉,市交通运输局先后投入800余万元,扶持龚店村硬化通村通组通湾到户公路39.6公里,使村内通湾公路硬化率达90%以上,为该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旅游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创造了优越的环境。
“我们扶持龚店、群金、海潮寺、大坡岭等重点贫困村,发展通村、通组道路建设200多公里。”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精心扶贫
近日,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再次来到广水市太平镇猫子湖村,就精准扶贫思路与该村群众一同商讨。接下来,该局将在通村公路、农村居民饮水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积极出主意、想办法、跑项目,力争早日脱掉“贫困帽”。
几年来,该局加大对驻点村的帮扶投入,制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举措40余项,引进项目4个,落实帮扶资金227.16万元。投入110万元建成村庄道路10公里,帮助争取458万元用于农田开发项目,改造低产田近600余亩,修建灌溉渠道3000余米,投入资金修建垃圾池66个,开展植树造林达300余亩等。
在交通扶贫的带动下,许多贫困村变“输血”为“造血”。“公路通到了自家门口,过往的旅游大巴和自驾游的车辆络绎不绝,葡萄自然不愁销路。还有一些商家自己开车来拉,一次就是上百箱。”尚市镇太山村村民郭双高兴地说。
“在精准扶贫中,市交通运输局将发挥交通先行的优势,重点建设‘康庄大道’,创新发展‘特色致富路’,着力推动‘对外开放路’,让更多的贫困村构成交通枢纽,走向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对此,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朱军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