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1月铜进口年率上升 铝材出口居高位】由于我国经济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调整时期,传统工业发展困难正在日益凸显,这也是造成铜需求持续回落的原因之一。(金理人)
周二(12月8日),伦敦基本金属涨跌互现,国际铜价上涨0.7%,因美元下滑,但中国贸易数据不佳限制了涨幅,该数据燃点对全球最大铜消费国需求增长的担忧。指标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收涨0.7%,报每吨4,587美元。三个月期铝收低0.5%,报每吨1,477美元。期锌收平在1,531美元,期铅上涨0.6%,收报1,697美元。期锡下跌1.4%,报14,400美元。期镍跌0.6%,报8,700美元。
中国海关周二公布,以美元计价,11月出口年率下降6.8%,进口年率下降8.7%。调查预估中值分别为下降5%和下降12.6%。当月贸易顺差541.03亿美元,不及路透预估中值647.5亿美元。但中国11月铜进口年率上升10%,至46万吨,因尽管需求增长缓慢,但铜价上月跌至六年半低点4,443.50美元,刺激了投机性卖盘。
T-Commodity董事总经理Gianclaudio Torlizzi说,“从进出口的增长来看,中国最新的贸易数据令人失望,是中国增长疲弱的最新信号,且对矿商来说不是好消息。人们需要补充库存。但中长期需求前景仍然是偏空,因为基建支出仍然疲弱。”中国投资和工业生产数据将在周六公布,将提供中国工业金属需求的进一步线索。美元下跌,使以美元计价商品对非美国企业来说更便宜。
数据显示,11月中国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铜精矿双双创年内月度新高,显示出在11月铜价连续下行周期内,市场存在逢低买盘。在绝对价格处于年内低位,并且洋山铜溢价跌破70美元关口,而进口铜精矿TC持续运行在100美元上方的双重价格吸引下,中国市场释放出一定的备货需求。而库存方面,虽然自9月开始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持续运行在40万吨以上的相对高位,而保税区库存自6月进入下行逍 ?道之后,9月开始止跌,但并未开启新一轮显著的库存增长势头。整体上,保税区库存和上期所完税库存依然处于年内相对低值。由此可见,年末周期进口量的提升并未完全转化为库存形成供应压力,预计存在终端消费市场备货的情况。
交易商预计,在下周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结束前,金属市场的交投将迟滞。中国海关周二称,中国11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450,000吨,追平纪录第二高水平,消息令铝价承压。法国兴业在研究报告中说,“全球铝市结构性供应过剩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没有迹象显示情况将很快扭转,特别是因为中国供应过多和中国继续出口铝半成品。”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以及美联储加息的临近,大宗商品市场似乎也在经历着如同严寒一般的考验。总体来看,虽然铜价算不上是跌幅最惨的品种,但近半年来的累计跌幅也达到了20%左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收盘,伦铜价格为每吨4557美元,创下6年半以来的新低。与此同时,11月份伦铜的下跌幅度高达10.57%,成为继1月份伦铜单月下跌12.58%后的第二大单月跌幅。
此外,由于我国经济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调整时期,传统工业发展困难正在日益凸显,这也是造成铜需求持续回落的原因之一。卓创资讯分析师表示。稍早之前,包括江西铜业、铜陵有色、云南铜业在内的中国10家铜冶炼企业于12月1日签署了削减铜产量的声明,并表示会在2016年将年产量削减35万吨。参照国家统计局数据,本次减产规模约占我国今年铜总产量的8.75%。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