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爆!在岸人民币创逾四年新低!两地价差扩至逾700点!

【劲爆!在岸人民币创逾四年新低!两地价差扩至逾700点!】有四位银行交易员表示,今天在岸市场中,看到有少数中资大行在6.4180元附近持续报卖美元限制人民币续贬。在岸市场里,中资大行报卖美元的防守点位较周一的6.4085元向上放开近100点(周一有交易员称,少数中资大行在6.4085元附近报卖美元,限制在岸贬幅)。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周二(12月8日)早盘扩大跌势,一度跌破6.49关口,续刷逾三个月新低6.4934元;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跟随离岸跌势,目前跌幅近100点,刷新2011年8月以来新低6.4186元,两地价差扩大至逾700点!人民币兑美元今日开盘便下跌,不及预期的中国出口数据公布后,人民币跌势加速。

有四位银行交易员表示,今天在岸市场中,看到有少数中资大行在6.4180元附近持续报卖美元限制人民币续贬。在岸市场里,中资大行报卖美元的防守点位较周一的6.4085元向上放开近100点(周一有交易员称,少数中资大行在6.4085元附近报卖美元,限制在岸贬幅).

其中两位交易员称,至少看到两家中资大行持续在上述价位报价,提供美元流动性;离岸市场则未见类似护盘行为。其中一位外资行交易主管表示,今天上午离岸市场持续走贬后,两地价差拉阔,境内购汇也有所增强。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刷新2011年8月以来新低,跌破8月25日所创下的逾四年新低6.4128元:

中间价于8月末来首次弃守6.40元关口,也对市场看贬情绪有所影响。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今日下调93个基点,报6.4078元,为8月27日以来最低;上日报6.3985元,收报6.4082元。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周一(12月7日)收创近三个半月的新低,逼近6.41元关口;离岸人民币昨日盘中更是暴跌逾300点,两地价差扩至逾600点以上。

交易员称,中间价继续大跌加上并不算好的11月进出口数据,加重看空人民币气氛,市场成交明显放大,虽客盘忌惮央行干预,但结汇亦非良机,料短期汇价续偏弱。

他们并指出,离岸人民币早盘跌幅一度超200个点子至6.4934的三个月新低,与在岸价差扩至700点子以上,两地价差亦创三个月来最大水平,套利盘或加剧在岸贬值压力;在岸市场信心逐渐涣散,后市关注前期低点6.45整数关能否提供有效支撑。

一中资行交易员称,“你看有人去结汇的吗?6.4一破,大家预期都变了,那些期待一波美元调整的人都死掉了,现在也单方向的买买买,反正你敢砸我就敢买,市场已经被玩坏了。”

【出口低迷+资本外流恶化,人民币汇率政策拉响警报】

低迷的中国11月出口和外汇储备数字在提醒中国央行:是时候减少汇市干预,让人民币兑美元进一步贬值了。周二人民币的走势似乎反映了这一动向。

“8.11汇改”后中国央行在境内外市场上的频频干预虽然暂时稳定了人民币汇率,但使得人民币汇率仍然高估,对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广泛存在亦加速了资本外流,造成外汇储备大幅下降。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学者张明周二在刊登于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的文章中表示,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存在显著高估的前提下,试图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稳定汇率的做法是难以持续的。只要经济基本面没有显著改善,这种贬值预期就可能持续存在。那么,持续的公开市场操作不但难以实现稳定汇率预期的目标,还会造成外汇储备的不断流失。

与在岸汇市干预相比,张明更加反对离岸市场的公开操作。因为这给了离岸市场投机者以更便宜的价格建仓的机会。还有,如果预期未来人民币终究会对美元贬值,那么央行在市场上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的操作将会遭受损失。

中国海关周二公布,以美元计价,11月出口同比下降6.8%,为连续第五个月下降,超过预期的下降5%;进口同比下降8.7%,创下连续13个月下降的最长连降纪录,但不及预期的下降12.6%;11月贸易顺差541.03亿美元,不及预期的顺差647.5亿美元。

法国巴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在电话采访中表示,人民币汇率相对一篮子货币来看,确实升值过高,但中国出口下滑是多种因素造成,与全球贸易以及中国产能过剩、外部反倾销都有关系。

彭博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欧乐鹰与经济学家陈世渊周二撰文称,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在10月份同比升值幅度为6.8%。强势人民币已经影响到中国的全球竞争力,估计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每升值1%将导致出口增长降低一个百分点。他们指出,央行目前似乎已开始引导人民币兑美元贬值。

☆ 外储下降增添人民币贬值压力 ☆

受人民币贬值而引发的资本外流和近期美元整体强势的影响,中国央行周一公布的11月末外汇储备跌至2013年2月末以来最低。受该消息推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迈向三个月低位。

数位分析人士周一指出,央行干预汇市而抛售外汇是11月储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凯投宏观驻新加坡中国经济学家Julian Evans- Pritchard估算,外汇储备的下降可能暗示当月有1090亿美元的资本外流,而10月份的流出仅为370亿美元左右。

中国11月外汇储备为3.44万亿美元,低于10月的3.525万亿,也低于预估的3.49万亿;11月较10月下降870亿美元,而10月增加110亿。11月外汇储备的下降并非都归咎于外汇储备的实际卖出;下降总额中的约280亿美元可能是受估值影响——反映出欧元4%的跌幅。

外汇储备总额和月度变化:

在中国央行让人民币小幅贬值后,中国8月和9月外汇储备连续两个月大幅下降,这是令人担忧的迹象;而11月的数据更加深了这样的迹象,即人民币依然受到单边抛压,而央行在花费大量外汇储备来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彭博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欧乐鹰与经济学家陈世渊撰文称,中国11月外汇储备跌幅超过预期,显示人民币继续受到抛压,尽管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储备货币篮子,将有望使跨境资金流动更加平衡。如果美联储在下周会议上加息,可能触发人民币下跌。不过,彭博行业研究的预期是,中国央行将紧紧控制住人民币汇率更长一段时间。

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赵扬表示,11月外储下降主要受欧元及日元月内贬值幅度较大影响,造成非美货币资产重估的汇兑损失,预计12月外汇储备仍有可能进一步下降。境内流动性宽裕,预计年底前没有机会再降准降息,并且预计今年年底前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至6.5.

包括华创证券和海通证券在内的机构认为,外储的持续下降将导致国内流动性紧张,再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的机率上升。海通证券在报告中称,未来美国加息制约中国降息空间,年内再降息概率不大,但随着资金流出压力的增加,再次降准概率上升。

【美联储加息迫近,央妈将对人民币实施“压力测试”?】

IMF于11月底将人民币纳入SDR的决定,而人民币在8月11日小幅贬值后经历了抛压极大的一段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央行来说,下周放开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还有些太早。2016年还将有更多触发人民币下跌的因素。中国决策者所抱的希望是,人民币“入篮”将吸引资本流入,减少人民币的抛压。鉴于人民币纳入SDR受到普遍预期,11月数据将为未来形势提供一些信号;数据表明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依然有限。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下周会议上加息,这可能成为人民币贬值的触发器。市场接下来究竟如何消化美联储近10年来的首次加息却令人难以捉摸,中国央行会怎样应对可能引发的美元升值也让人拭目以待。联邦基金利率远期合约价格显示,交易员认为美联储此次会议上加息的概率高达78%。

自11月底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储备货币篮子以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差一直居高不下,周二再度刷新9月10日以来最高。外资行经济学家们认为,在美联储12月极有可能加息的背景之下,中国央行正在抓紧宝贵时机对人民币实施“压力测试”。

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 )驻新加坡的高级经济学家周浩在近日的报告中表示,从在岸/离岸人民币汇差近日的走势来看,中国央行可能希望在12月中旬美联储会议之前进行某种形式的压力测试。因为美联储加息临近,如果在此之前不进行,那么未来的政策抉择将会面临更大的风险。趋势的改变“显示出中国政府接受对在岸人民币有管理的贬值”。

美元相对较弱时有利于中国央行测试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反应。美元强势时若允许人民币贬值,可能导致市场唱空人民币而出现汇率大幅波动。截至12月7日的一个月中,追踪美元兑10种主要对手货币的彭博美元即期汇率指数下跌0.63%,创下6月30日来最大跌幅。

道明证券(TDS)驻纽约新兴市场策略师Sacha Tihanyi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压力测试”一说不无道理。但他同时认为,央行可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冒太大的风险。中国央行当前应该是倾向于储存弹药,在绝对必要的时候再行动;行动的时间点和条件都很难预测。甚至有可能是临时起意的,因为央行不希望被市场看透。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