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传统上向往所谓的“无债一身轻”,然而这种状况现在似乎显得落伍了。对于正在积累财富的家庭,有所负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如果债务比重较大,该如何盘活家庭资产呢?
中国人传统上向往所谓的“无债一身轻”,然而这种状况现在似乎显得落伍了。对于正在积累财富的家庭,有所负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如果债务比重较大,该如何盘活家庭资产呢?
付先生今年32岁,他和妻子两人都在私营企业上班。自从贷款买了房和车后,他近来越发感到压力大。
负债高
几年前大热的电视剧《蜗居》里面有个叫海萍的角色,饱受买房梦折磨,每天一睁眼就仿佛看到一串数字,小付笑称自己的生活也离海萍那样不远了,“每月的贷款还款日像魔鬼一样总是追着我跑啊跑。”
付先生说,当年研究生毕业工作后取得了上海户口,这让他感到有必要买房来让自己真正在这座城市落脚。于是2012年,付先生贷款200多万元买了一套90平方米两室户,用的是商业贷款,月供1万余元。去年,为了出行方便,付先生又贷款买了一辆30多万元的车,还要还贷一年多。付先生和妻子的年收入加起来约30万元,每个月的房贷约占家庭月收入的一半,现在又有了车贷,加起来负担愈发沉重。所幸他们每月仍有小小的结余,还没到入不敷出的境地,只是背着大笔债务生活,付先生说他甚至连心情也受到了影响。接连两项大的花费让他觉得需要想办法缓一缓了。
省钱难
付先生很明白家里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存钱。但是还完了各项贷款,再除去各类必要开支,“感觉薪水像是白领了,”付先生说。 家里每月的基本生活开销本来要七八千元,最近他们开始了省钱计划,把基本支出控制在5000元左右,“在生活水平不骤降的前提下,这已经是极限了”。虽然两人收入不算低,可是因为他们的消费习惯一向比较讲究,所以存款实在不多。付先生夫妇至今仍未生育,“即便还完了车贷压力也不会减轻太多,因为以后还会有养育小孩的花费。”付先生说。
当然付先生也知道仅靠省钱和利息也不是办法,一直都配置有一些基金,但是近来收益并不理想,再加上投入的资本不多,带来的改变十分有限。
理财目标
付先生和妻子今后还要面对育儿和养老将这两项长期工程,可是付先生理了理家庭资产负债状况,发现虽然家庭资产净值超过了百万元,但是如果刨去房子,能够自由支配的钱其实并不多。
生育的任务紧迫,他们现在的理财目标是尽量提高财产性收入,争取到60岁时,除了房子和车,还能有500万元以上的金融资产.付先生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高,可能接受一些风险最大的理财工具。他不知道这样的目标是否现实,如何能够实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