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银国际研报,后向流量业务发展专题报告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语音流量化程度持续加深。运营商面临语音加速下滑和单位流量价值逐步下降的双重压力。中短期存在需求流量放量和经营模式转型的迫切需求。流量的ToB经营,即后向流量业务,在当前运营商竞争和网络格局下存在相当的市场空间,该业务正处于放量的初期,并且在大数据分析和精准营销等方向上的发展存在连贯自然的延续性。相关个股值得重点关注。
流量经营将成运营商主体收入经营模式创新箭在弦上。随着移动互联应用和语音IP化如VoLTE的趋势,语音收入下降的趋势将会加剧,流量收入预计将在今年起成为运营商收入主体部分。而在流量经营模式方面,急剧增长的移动流量使用量和持续下降的流量单价将推动流量收入的增长在五年内进入均衡状态。驱动流量使用量的策略,如介入移动商城、“互联网+”、物联网等已成为运营商首选,而在流量经营本身来看,创新后向经营模式也成为积极的探索。中银国际认为,流量经营模式创新已在总体经营模式变局中显得十分迫切。
海外来看,美国AT&T2014年推出的后向流量付费业务sponsoreddata(赞助流量),金山公司即成为首批客户;Facebook在2014年收购初创流量经营公司Pryte,后向流量成互联网巨头争夺新战场;而就在本月7日,后向流量经营的领先者Aquto宣布完成由Iris资本领投的近8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海外市场对后向流量模式的认可快速提升。
而国内相关厂商,包括CDN领先厂商、企业短信服务公司、大数据服务公司等三类公司均已开展后向流量经营业务,并有望逐步从流量经营第一阶段的批发零售流量受益模式,拓展到第二阶段,也即针对后向流量购买企业,提供大数据经营分析、大数据精准营销等业务阶段。中银国际认为,从海内外发展来看,后向流量经营的模式已逐步成熟。
港股方面,中兴通讯(00763-HK)前三季实现营收685.23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16.5%;净利润26.04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42.2%。其中,单计第三季,中兴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分别为7.2%和40.6%,业绩表现符合预期,值得留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