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发布策略报告认为,国产大飞机将成为中国高端制造支柱。
安信认为,得益于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国家对航空服务业的支持,我国民用大飞机制造市场非常巨大,未来可能达万亿,将成为高铁之后中国高端制造业又一支柱。
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面对人口红利消失,劳动成本上升,产业结构低下的大背景,制造业升级的需求迫切。接下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航空航天装备作为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包括4个方向,分别是飞机、航空发动机、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航天装备,将迎来国家和社会资本的大力支持。
飞机作为航空的重大装备,特别随着民用航空快速发展和国防现代化步伐加快,中国对大型飞机的需求日益紧迫,大型飞机项目成为举全国之力推进的重大专项,本届政府也高度力挺。目前项目进展顺利,近期C919总装有望下线,明年三季度或有望首飞,顺利的话2019年有望批量交付。
2014年,中国共有3.9亿人次乘坐飞机出行,并将继续保持比较快速的增长。作为如此巨大的航空需求市场,波音公司近期在京发布中国市场展望报告,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6330架飞机,总价值约为9500亿美元。2014年中国民航机队规模为2570架,即2034年将增加到7210架。中国商飞去年1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未来20年内,得益于旅客人数的增加与廉价航空的发展,中国市场将需要新增5541架干线和支线客机,其中2/3就是像C919这样的单通道喷气客机。根据预测,C919成功进入市场后,总销量有望达到2000架次左右,技术、材料及价格优势大概率达到,这将开启一个规模达万亿元的市场。随着国产大飞机项目的推进和国产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是进入量产后大飞机产业链上的研制公司和设备配套公司将从万亿市场中分一杯羹。根据估算,若按照单价5000 万美元的标准,若C919 现有517 架订单全部交付,首批将获得257亿美元以上的收入规模。
建议积极关注国产大飞机产业链相关公司,如中航飞机、洪都航空、中航电子、博云新材、中航机电、中航动力、成发科技、中航动控、中航重机等.
报告正文:
1.中国向高端装备制造升级迫在眉睫,航空航天装备作为高端设备是发展重点之一
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面对人口红利消失,劳动成本上升,产业结构低下的大背景,制造业升级的需求迫切。接下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可喜的是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的民生需求、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和安全、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供给和国防装备保障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
国家适时在今年5月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制造强国目标分布进行,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目标是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据悉,工信部正会同20多个部门抓紧制定“中国制造”国家战略分解细化方案,即《中国制造2025》1+X落地。其中,创新工程、强基工程、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五大工程实施方案未来将陆续发布。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近日也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明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十大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涉及的十大重点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这是中国制造2025的首个技术路线图,重点发展领域将成为制造业热点,不当国家层面将重点支持,也将吸引大量市场资本进入推动其发展。其中航空航天装备作为重点领域之一包括4个方向,分别是飞机、航空发动机、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航天装备。航空发动机已经启动,包括资产整合的推进、专项资金的支持等,可以预计飞机等其他三项也将走上发展快车道。
2.国产大飞机即将下线,将托起航空装备中国梦2.1.大飞机项目是我国举全国之力推进的重大专项
飞机作为航空的重大装备,早在1970年,中国开始自主研制大飞机运10并首飞上天,使中国一举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研制出100吨级大型客机的国家。但由于继续研制所需资金无法落实,1985年运10项目终止。随着民用航空快速发展和国防现代化步伐加快,中国对大型飞机的需求日益紧迫,大型飞机项目在2006年1月被立项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C919项目也于2008年11月启动,计划2015年底首飞,2016年取得适航证并交付用户。C919是中国继运-10后自主设计并且研制的第二种国产大型客机。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代表的是中国首型大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C是China 的首字母,也是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C919客机的发展目标是为8—10年后的民用航空市场提供安全、舒适、节能、环保、具有竞争力的中短程单通道商用运输机。在市场定位上,以中国国内为切入点,同时兼顾国外市场,提供多等级、多种航程的产品。
中国商飞公司是国家大型飞机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主体。公司2008年成立后,立即组建了一支来自全国47家单位,超过300人的大型客机联合工程队,组织开展大型客机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总体技术方案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总体设计、系统规划、科学论证我国大型客机研制的总体蓝图。可谓举全国之力,聚全国之智攻关大飞机。根据商飞领导透露,要把C919研制成功,投放市场,包括基础研究、配套的产品及相关产业的投入大体上要2000亿元左右
2014年5月23日,习近平主席参观了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登上了C919大型客机样机。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做一个强国,就一定要把装备制造业搞上去,把大飞机搞上去,起带动作用、标志性作用。中国是最大的飞机市场,过去有人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个逻辑要倒过来,要花更多资金来研发、制造自己的大飞机。这充分体现了本届政府对国产大飞机制造的强力支持。
2015年10月初,中国商飞宣布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的500亿融资,以推动大飞机战略发展。
2.2. C919大飞机推进顺利,总装即将下线
C919虽然没有按预计的2015年底首飞,但整体推进仍比较顺利。从立项、样机下线、机头部件首架实现装配下架、机身的总装下线到2014年9月19日C919首架机在中国商飞公司新落成的总装制造中心正式开始机体对接,这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研制项目全面进入结构总装攻坚阶段。2015年7月22日,cfm国际公司向中国商飞交付了首台LEAP-1C发动机。10月21日,中国商飞副总经理、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透露,C919飞机将于11月2日正式总装下线。这意味着中国自主研发的大飞机将向世人展现真貌, 2016年三季度或在上海首飞。
期间,国产C919受到国内外客户高度关注和青睐。2011年6月底,中国商飞的C919大型客机亮相第49届巴黎航空展览会。2012年11月13日亮相珠海航天展,获得中外用户达15家。2015年6月15日,在第五十一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当日,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签署50架C919大型客机购机意向协议,平安租赁成为C919大型客机第十九家客户。此外,中国普仁集团投资的德国普仁航空有限公司也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签署7架ARJ21—700飞机及7架C919大型客机购机意向协议,使得C919大型客机订单数量达到507架。截至目前C919大型客机在全球已有21家客户,订单总数达到514架。
3。国产大飞机迎万亿规模市场,产业链机会值得重视
3.1。我国大中型飞机市场接近万亿规模,C919有望打破外国大飞机的垄断
3.1.1.我国航空市场巨大,未来20年大中型飞机将迎来万亿市场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伴随着房地产和低端制造业的增速放缓,作为航空服务业必将迎来政府的大力支持。除了大力推进国产大飞机的研发制造,中国民航局制定了《2015年重点推进的民航大中型建设项目清单》,总投资额将达5000亿元人民币,建设项目包括机场和其他民航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航线的增加将推动民航业未来的高速发展。目前中国民航市场规模是美国的40%,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从航空服务业自身的需求看,除了公务航空需求外,消费升级下,私人航空出行成为常态。2014年,中国共有3.9亿人次乘坐飞机出行,并将继续保持比较快速的增长。作为如此巨大的航空需求市场,波音公司近期在京发布中国市场展望报告,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6330架飞机,总价值约为9500亿美元。2014年中国民航机队规模为2570架,即2034年将增加到7210架,此间交付的飞机,70%是为了满足市场增长的需求。
中国商飞去年1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未来20年内,得益于旅客人数的增加与廉价航空的发展,中国市场将需要新增5541架干线和支线客机,其中2/3就是像C919这样的单通道喷气客机。根据预测,C919成功进入市场后,总销量有望达到2000架次左右,这将开启一个规模达万亿元的市场。
3.1.2. C919优势突出,未来将打破波音和空客的垄断。
我国2014 年在册的大中型飞机数量有2218 架,但几乎完全被波音和空客所垄断。C919大型客机作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款中短程商用干线飞机,设计航程为4075公里,单通道布局,座位数在158座-168座,以目前波音737和空客320最畅销的机型为竞争对手。得益于国产大飞机的新技术和新材料优势及我国国产化的需求,未来C919将打破波音和空客的垄断,不当站稳国内市场,也将狩猎国际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C919采用了大量新材料、新技术:
1)在设计上,C919从机头、机翼到机尾、发动机,在设计上都费尽心思,尽量减小阻力,有效降低油耗。如国产大飞机的机头更具流线型,能减少阻力。
2)在使用材料上,C919将采用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如铝锂合金、钛合金等,其中复合材料使用量将达到20%,再通过飞机内部结构的细节设计,把飞机重量往下压缩。如C919机身上用的是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让飞机的整体减重在7%以上。同时,由于大量采用复合材料,较国外同类型飞机80分贝的机舱噪音,C919机舱内噪音可望降到60分贝以下。
3)在减排方面,C919将是一款绿色排放、适应环保要求的先进飞机,通过环保的设计理念,有望将飞机碳排放量较同类飞机降低50%。
4)在价格方面,由于中国的采购成本和制造成本比波音和空客两家公司低,中国制造的首架大飞机将比波音和空客同等机型便宜。C919或定价为5000万美元,低于B737和A320 单价(约在5000 万-7000 万美元区间),比竞争机型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从目前订单数也可验证C919的魅力,C919大型客机截至目前订单总数达到514架,在全球已有21家客户包括四大航、川航、GE 航空金融、工商银行、交银租赁、农银租赁、华夏金融租赁等。技术、材料及价格优势下C919客机市场前景持续看好,特别是低成本航空公司的不断涌现,以C919为代表的单通道飞机未来将成为增长最为迅猛的细分机型,中国商飞预测其进入市场后总销量达到2000 架次将是大概率事件。
3.2. 作为中国高端制造的又一支柱,积极关注国产大飞机产业链投资机会
根据上方的分析,得益于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国家对航空服务业的支持,我国民用大飞机制造市场非常巨大,未来可能达万亿,将成为高铁之后中国高端制造业又一支柱。
技术、材料及价格优势下,中国商飞预测C919进入市场后总销量达到2000 架次将是大概率事件,除了C919,未来可能还有C929,国产大飞机项目未来将分享万亿的市场空间。
今年C919的主要机身部件、发动机、起落架等重要部件早已交付,内部液压、航电系统也早已开始装配,近期总装下线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如果进展顺利,2019年有望批量交付。ARJ21作为中国第一次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支线客机在2014 年底获得国内适航证,正式进入交付阶段。这也为未来C919在国际的顺利通关开了好头。
从大飞机的产业链看,国产大飞机C919采取的是“中国设计、系统集成、全球招标、逐步国产”的发展思路。具体来说,就是飞机的总体设计和机体生产以我国为主,发动机和机载设备则面向国际招标选购,通过引进成熟设备,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长远看,随着我国航空技术的发展,大飞机的国产化率将逐步提升,航空电子、发动机、飞行控制等其他领域的航空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也将逐步提升。如我国发动机项目的推进即将加速。10月14日和15日,中航工业旗下四家上市公司中航动力、中航动控、成发科技、中航重机相继宣布被纳入发动机纳入航空发动机整合方案中,整合后国产航空发动机地位将获得明显提升,相关业务将会加速突破,这将带动未来国产大飞机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