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行业正在国家政策及相关补贴的扶持下迅猛发展,但一位满腔热情欲投身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普通商人,却遭遇了新能源汽车政策带来的尴尬。
新能源车行业正在国家政策及相关补贴的扶持下迅猛发展,但一位满腔热情欲投身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普通商人,却遭遇了新能源汽车政策带来的尴尬。
在汽车检测行业“自己为自己做检测”的大环境里,能否对流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国家补贴物尽其用,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似乎让新能源汽车的主管部门工信部也一筹莫展。
并非意外的事故
“我不能相信,这就是国家重点扶植的新能源汽车。”孙福指着18辆挂着天津牌照的新能源汽车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也可能是我不愿意相信。”
孙福已经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了20年,目前他在辽宁经营着一家自己的汽车服务公司。在汽车产业发展迅猛的过去几年里,依靠传统的汽车零部件生意,孙福的“日子过得有模有样”。
2014年年末,他为自己寻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在整个汽车产业里是一个新事物,所以门槛不高,但从发展前景上看,又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国家也重视,我觉得这事值得投资。”孙福称。
但令孙福不曾想到的是,这次在他看来“顺应国家政策和历史潮流”的战略转型,并未让他站上新的高度,却成为了他的另一个拐点。
2014年11月,孙福选中了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一款电动厢式货车,并购买了两辆作为店内试用品,2014年12月,他又后续购买了16辆清源电动车。
“最开始那两辆车就是打算买来自己用的,但第二批的16辆车却是被动买的。”孙福说,“我是打算做经销商将来卖车,清源公司的销售就跟我说要完成2014年的任务,求我帮忙消化。他说,天津清源完成不了整体销售任务就拿不到国家补贴,第二年的补贴也会受影响,为了维护好这个关系,也就自己掏腰包买下来了。”
当孙福接收到这18辆新能源车时却发现,事实并不像他想的那样,“每辆车的车体漆面上都有裂纹,还有的车有修补痕迹,根本不能算是合格产品”。尽管如此,由于孙福已经与天津清源签订了代理协议,他依然请人设计并印制了广告,换装了店面。
但2015年3月24日的一场火灾让他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当天下午,车牌号为津AJM894的清源新能源电动车,在孙福重新装饰过的展厅里充电时起火。据孙福给记者提供的现场视频显示,整个展厅充斥着白色的烟雾,只有在紧贴地面的地方,才能看到前方一米以内的物体。
几天之后,另一辆清源电动车电池出现故障,再也无法充电使用。孙福发现,自己手中的18辆清源电动车,或多或少都存在行驶跑偏、车行抖动、充电故障等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么大规模的整批出故障,这样的车能卖给谁?”
于是,孙福决定放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开始谋求退货退款。
维权一波三折
令孙福略感意外的是,最初的协商过程异常顺利。
在孙福反馈车辆质量问题后的第二天,天津清源方面便委派当时的销售总监耿涛及工程师到辽宁抚顺具体鉴定并协商此事。
“工程师随便看了看车,没做任何检测也没问任何问题,就确定了是质量问题,前后没超过5分钟就答应给我退车。”孙福表示,在确认车辆质量问题后,耿涛通过电子邮件向孙福正式确认了车辆质量问题。
邮件内容是:“此车是在老年代步车的基础上改装的电动车……由于封闭货厢和车体之间的结构材质使用问题,出现裂纹现象,即使出厂表面没有问题,车辆在后期的运行中,也会出现这个现象。包括你提出的车辆在一定速度行驶出现摆动的现象,都是老年代步车所特有的。其他部分车上,也出现了此问题和现象。正在想办法解决,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在邮件中,耿涛向孙福做出了退车的许诺。
此后的多次沟通过程中,与孙协商了具体退款金额,并交代了具体的退车方式,但耿涛在此后不久便离开了天津清源。孙福表示在他与耿涛的沟通中,耿甚至暗示离职与孙福的电动车故障处理事件有关。
《华夏时报》记者近日致电耿涛求证此事,但耿涛表示已经从天津清源离职,不愿回忆此事,且与天津清源有保密协议,不便接受采访。
随着耿涛的离职,孙福购买的问题电动车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在耿涛之后,多位该职务的继任者与孙福就退车事件有过沟通,但均未达成共识。最终从一位天津清源方面律师口中,孙福被告知“你的车就是退不了,因为你告到哪里都没用”。
质量检测罗生门
孙福此后的努力证实了天津清源律师“告到哪里都没用”的说法。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11月成立,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蓝天电源有限责任公司、天津百利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共同投资组建。
作为天津清源的最大股东,总部位于天津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国少数几家可以从事汽车质量检测的国家机构之一。
“我试图找其他国家承认的专业测试机构对这些车重新做质量鉴定,但是没有人给我做。”孙福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国家级汽车研究机构负责人则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孙福不可能自己找到其他机构测试。
“咱们国家的汽车测试机构就那么几家,他们之间都有各自的‘势力范围’,互相不会伤了和气。自己检测自己,自己监督自己,是国内汽车行业目前最大的弊端,中国整体汽车质量上不去,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上述负责人说,“国内拥有汽车质量评定资质的机构屈指可数,而且地缘现象显而易见。上海的主要为上汽服务,长春的主要为一汽服务……所以在国内,上得了新车目录的汽车,基本都是自己给自己做的质量测试报告,而工信部那边只认报告不认人。”
据此负责人介绍,在我国只有进入“新车目录”的车辆才能上市销售,而“新车目录”没有相应的法律进行监管,长此以往形成了“自己检测自己”的荒诞局面。
“这里面更大的问题就出在了质量问题上,出现问题的时候,能说车辆有问题的机构就这么几家,就算是法院强制鉴定,也只能针对质量方面说一批车有问题。”上述负责人称。
孙福发现,尽管监管汽车产业的国家级部门有13个之多,但每个部门能够对汽车质量做出判定的依据,只有车辆质量报告。因此,无论到哪里申诉,永远逃不出天津清源大股东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对天津清源出具的那份检测报告。
就此,《华夏时报》记者致电天津清源公司总裁办公室,希望能够向厂方核实相关情况,但一位拒绝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没有接受采访的义务。”
监管者的无奈
“自己给自己做检测,有了这份报告就能生产汽车上市,还能拿到国家补贴,生产质量这么差的车,根本就是在骗取国家补贴。”对天津清源的电动车项目,孙福给出了自己的判定。他的依据是2014年末,天津清源电动车的销售人员对售车的渴望。
根据孙福与天津清源签订的车辆销售协议,该车销售给孙福的单价是1.17万元。但据公开资料,该车的实际销售价格在6万元左右。由于该车进入了新能源车补贴目录,因此分别从国家、天津市两个不同层面取得了约2.5万元补贴,两项合计每辆车的补贴价格接近5万元。
在车辆出现质量问题后,如果汽车企业选择退车,昔日售车补贴将怎样处理?
针对这一问题,工信部装备司一位从事相关工作的负责人私下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如果出现骗补问题,责任的确在工信部,但截至目前,工信部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据孙福介绍,在天津清源同意退车的时候,其车辆也不是按退车手续进行,而是将问题车辆转售给天津清源指定的接收者,以二手车销售的方式为孙福挽回损失。
上述工信部装备司负责人表示,如果孙福反映的情况属实,天津清源方面的确涉嫌骗取国家及地方的两级补贴,但在法律层面上没有可以成为其执法的客观证据。
“这就像他的车能进入新车目录是一样的,根据法律,我这边能认定的只有检测报告,就算检查我也只能查他送来的样品车,样品车都是合格的,他日后批量生产,为了节约成本以次充好,我真的是没有办法。我们处在这个位置上,整天被老百姓骂,我们真的很难受,有苦说不出,从心里我也想改变这个局面;但是在现在的法律规定以及相关政策的体系里,这取证真的太难。”工信部装备司负责人一番话道出了整个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