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棕榈油趋势性套利可行

豆油—棕榈油基本面差异决定涨跌的不同步性。

豆油—棕榈油基本面差异决定涨跌的不同步性。一方面,国际市场上贸易流动性的不同决定了油脂间波动性的差异。2014/15年,全球棕榈油的贸易量占供销总量的比例在74.39%,远高于豆油的21.66%;另一方面,国内大豆油脂供应的结构性差别加大了两者波动性的差异。表现在领涨领跌的引导性上,棕榈油最强,豆油次之,尤其是出现系统性大涨大跌行情时。

棕榈油:我国棕榈油消费100%依靠进口,最近5年(2011-2015年),棕榈油年均进口量在584.1万吨,国际棕榈油价格变化会直接传导到国内市场上。

豆油:我国每年进口120余万吨,国产1247.7万吨,其中国产大豆压榨量微乎其微,九成左右依赖于进口大豆压榨,因此国内豆油期价多数时间与国际市场走势保持一致。

供需的季节性决定价差

波动的规律性

从供需季节性特点来看,棕榈油的敏感度高于豆油。豆油与棕榈油价差走势主要参照棕榈油的季节性特征。

全球棕榈油主产国马来西亚、印尼一年四季生产棕榈油,然而,囿于棕榈油自身熔点较高,在温度偏低时容易凝固。我国棕榈油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夏季,这期间豆油—棕榈油的价差会不断缩小,而其他时段尤其是冬季消费清淡,其价差将不断扩大。

由于国产大豆的榨油用量不足国内豆油消费量的两成,主要大豆进口来源于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北美的美国。南北半球大豆的供应能够在年内实现均匀分散,因此,豆油供需的淡旺季特征都远不及棕榈油。

以豆油—棕榈油1月合约价差走势做历史回测,可以看出,在过去的7年中,豆棕价差在春季会启动一波趋势性上涨行情。

启动时间:最早启动于2月底,最迟启动于6月中旬;

持续周期:通常在4个月以上,最短为2009年4月中旬至7月中旬,最长为2008年3月中旬至12月下旬;

盈利空间:通常介于700~850点,最低为2010年,盈利334点(688->1022),最高为2008年,盈利2166点(180->2346).

豆棕价差高位修整

截至10月8日收盘,连豆油—棕榈油1501合约价差位于960点。对比以往5年的价差扩张区间,主月份合约最佳目标点位分别在1120点、1452点、2426点、1726点、1022点,(均值在1550点)。再考虑到8月初至今豆油、棕榈油走廓形态比较平稳,专家认为短期价差下修,或为豆油、棕榈油价差扩张套利提供了较好的入场时机,继续上行空间看在590点。

马棕油替代性削弱

按照历史规律,马来西亚棕榈油于每年9月、10月达到盛产季节,随后下滑。今年,受益于货币不断贬值,马棕油出口量上升。9月上中旬出口棕榈油112万吨,比上月同期增长13%,同时也远高于今年1~8月份同期85万吨的平均装运量。但供给压力较难缓解,8月末马棕榈油库存达到249万吨,接近历史波动趋势轨道上界。棕榈油需求受到豆油等油品的抑制。以印度为例,8月份印度植物油进口总量为136万吨,比7月份减少11万吨,其中棕榈油进口量为81万吨,比7月份减少17万吨;豆油、葵花籽油及菜籽油(0,-4170.00,-100.00%)等其他品种植物油进口量为55万吨,环比增加6万吨。棕榈油占植物油进口总量的比率为59%,达到今年以来最低位置。

从国内市场来看,近期棕榈油到货速度总体正常。8月份我国棕榈油(含硬脂)进口量为54万吨,明显高于去年同期35万吨的进口量。1~8月份累计进口棕榈油373万吨,同比增长2%。9月中上旬,我国装运马棕榈油157.4万吨,比8月同期增长7.5%。预计9月份棕榈油进口量为50万吨,虽然低于6~8月份月均60万吨的进口量,但仍远高于去年同期29万吨的实际进口量。分析国内棕榈油支撑作用较国外相对强的原因,专家认为,国内地区棕榈油销售价格与进口成本倒挂是主要因素。

豆油需求旺季来临

尽管年初以来市场对美豆丰产的预期不断强化,然而,截至9月中旬,美国已经预售但尚未装运的新季大豆为1658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860万吨;出口销售总量为1697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849万吨。传导至国内市场,我国装运大豆的节奏总体偏慢,预计10~11月份进口大豆的到货量不足1300万吨,月均不足650万吨,国内大豆库存趋于下降。

消费方面,进口大豆每日港口消耗量持续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数据显示,8月中旬以来的多数时间里,我国进口大豆每日港口消耗量高于3年平均水平27.758万吨;9月6日,我国进口大豆每日港口消耗量一度刷新纪录高位,达113万吨。告别“中秋”、“国庆”长假之后,随着北方地区气温迅速降低,豆油消费量有望迎来季节性上涨周期。从更长时间来看,12月份我国豆油亦将迎来春节备货高峰,豆油供需宽松格局有望得到改变,势必为豆油期价低位反弹提供有效驱动力。

持仓风险提示

东南亚棕榈油进入减产周期,加之当地货币持续走贬,国际市场棕榈油价格抗跌能力增强。另一方面,南美市场巴西、阿根廷货币贬值降低了以美元计价的作物种植成本,农民种植大豆种植意愿仍然较高,强化了南美大豆对美豆的替代作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牵制美豆油价格的反弹。

除此之外,短期俄罗斯对叙利亚的军事打击有效助力了国际油价反弹,进而为油脂类期价造成潜在溢出利多。然而,近期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截至10月初原油库存增加310万桶;与此同时,EIA预估2016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实现6年来最大增幅,表明原油供应过剩状况正以快于预期的速度缓解。但仍须警惕原油高位急跌对豆油期价的影响。

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