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机构在获准设立私募基金后,政策为险资运用指明了新的方向。保监会人士表示,目前已有的两只私募基金先行探索,而更多险资的涉足也将被鼓励。
保险机构在获准设立私募基金后,政策为险资运用指明了新的方向。保监会人士表示,目前已有的两只私募基金先行探索,而更多险资的涉足也将被鼓励。记者获悉,保险机构渴望介入私募基金的兴趣渐浓。与此同时,一些机构正在尝试在专项型基金上发力,对接国企混改项目或可以讲出好故事的成长性行业,并在夹层基金方面投入更多注意力。然而,保险资金在谨慎论证和遴选项目的同时,依然面临多方挑战。对于私募基金的理解、投资人员在项目中的话语权、基金发起人构成的法律关系等细节,仍有待进一步明确或破局。
险资获准干“私”活
9月11日,保监会发布《关于设立保险私募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保险资金可以设立私募基金,险资运用因此再度松绑一环。
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市场处处长贾飙表示,在原来的投资框架下,保险资金无法投资设立或参股私募基金。但随着宏观经济和行业的发展,多个方面的需求逐步涌现,使得监管层开始研究险资参与这一灵活投资形式的可能,“社会资本要加大股权投资的力度,尽可能降低贷款的比重。而保险资金如果要加大股权投资力度,就要有一定的合适的方式,私募基金是加大股权投资最好的方式和途径。”
特别是在权益类投资和固定收益类投资不确定性增强之际,以私募基金作为灵活的投资通道缓释再投资压力,成为保险资金,特别是久期明显的分红险等寿险资金关注的焦点。保险机构人士表示,在追求安全性的长期资金与市场短期内剧烈波动、不确定性增强而资产配置收益下行等情况遭遇时,成规模、成建制的保险资金自然将成为股权投资方向火力最猛的“弹药”,对于改善资产配置结构意义重大。
目前,保险资金发起设立的私募基金已有两方:一方为光大永明资产管理公司(光大永明资产)联合五家险企成立的合源资本;另一方为阳光保险集团单独发起的阳光融汇资本。据报道,保险私募基金政策开闸后,平安 、华泰、泰康等大中型保险公司也纷纷寻求参与的可能。
从事保险资管业务的人士透露,多家保险机构正在积极申请设立私募基金,并积极调研和论证适合自身特点和偏好的基金形式,全国范围内的人才搜寻也在进行当中。
据悉,多家保险机构正在积极申请设立私募基金,并积极调研和论证适合自身特点和偏好的基金形式,全国范围内的人才搜寻也在进行当中。
掘金行业“好故事”
险资可涉足的私募基金类别和投向在《通知》中得以明确,重点投向国家支持的重大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和领域。
险资可涉足的私募基金类别和投向在《通知》中得以明确,政策支持保险资金设立成长基金、并购基金、新兴战略产业基金、夹层基金、不动产基金、创投基金及相关母基金,重点投向国家支持的重大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养老健康医疗服务、互联网金融等产业和领域。无论是已设立的两方私募基金还是正在谋划设立的基金,都在尝试借助成长空间较大的行业掘金“好故事”的投资价值。
贾飙表示,新兴战略产业基金包括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方面,保险资金在投资相关产业方面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从目前的情况看,已有两方试点保险私募基金运作顺利,收益也相当不错。
投资机构人士表示,保险不太喜欢主动型基金,而在探索借壳、并购上市等基金投资业务方面需求较大。目前,除了大型保险机构,一批中小型保险公司也在积极参与,如百年人寿就投了很多私募股权基金。保险机构的参与体现出其对私募股权投资的重视程度正逐渐提高。但另一方面,具体项目是否适合保险资金,在产品估值等方面都会出现很多变数,且部分中小保险公司投资决策流程复杂,尚未对投资私募股权基金进行适当授权等,都是未来有待解决的问题。
记者获悉,目前正在筹划运作的保险参与私募基金主要关注的标的包括体育等成长潜力被看好的行业,以及一些以不动产、优先股、PPP项目为投资对象的夹层基金。在专项基金方面,混改题材、并购题材等风险容易识别的项目也得到险资的青睐。一些保险资金正在尝试介入国企改革题材,希望能成立和混改有关的私募基金,借助改革题材获取投资收益。
部分细节尚待明晰
保险机构投资管理人员在其中的话语权还相对有限,且对于私募基金的理解仍有局限之处,尚不能较好地把控投资节奏。
业内人士表示,保险资金管理机构在项目的争取上,正在与银行等其他类金融机构进行竞争,密切关注对接实体经济的机会。一方面,保险资金凭借其长期价值投资的性质,在项目选择范围和资金运用空间上具备一定优势;另一方面,在基金设立和管理等工作上,保险资金从固有的投资习惯出发,依然面临需要克服的问题。
多位投资管理人士表示,即使牌照齐备,保险资金在投资私募基金方面的速度仍然不会很快,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目前市场上适合险资投资的项目还比较少。一些项目在设计和管理方面并非为险资量身打造,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风险。而保险机构投资管理人员在其中的话语权还相对有限,且对于私募基金的理解仍有局限之处,尚不能较好地把控投资节奏。
清科研究中心报告显示,目前,除了中国人寿 、中国平安 、中国再保险、泰康人寿 、生命人寿各投资一到两个PE基金之外,其他保险机构的操作鲜有成功案例,这一方面是由于政策给管理保险资金的机构设置了较高门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保险公司本身打法谨慎。
接近保监会的人士表示,此次提出保险资金可以设立私募基金,题中之意包括推动保险资金建立规范化的基金治理结构,方式既可以是公司制,也可以是合伙制,同时回避了“契约制”的提法,“因为契约制绕不开税收问题,保监会还需与有关部门进一步沟通,以厘清各方面的法律关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