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布四类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按照GDP总量的大小以及人均GDP增长的快慢,近日,陕西省统计局发布的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报告,将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活跃型、潜力型、滞后型、缓慢型。受自然基础、资源禀赋等影响,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按照GDP总量的大小以及人均GDP增长的快慢,近日,陕西省统计局发布的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报告,将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活跃型、潜力型、滞后型、缓慢型。受自然基础、资源禀赋等影响,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据了解,目前,陕西有83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个县级市及80个县,2014年,陕西县域经济共实现GDP9460.05亿元,县均GDP113.98亿元,县域人均GDP也从2004年的4842元升至2014年的39801元,先后有4个县跨入全国百强,12个县进入西部百强。

按照GDP总量的大小以及人均GDP增长的快慢,可以将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活跃型,如神木县、府谷县、凤县等,其GDP总量大,人均GDP增长也较快。GDP的增长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收入增加,消费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潜力型,如麟游县、安塞县、柞水县等,该类县域GDP总量不大,但人均GDP增长较快,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

滞后型,如黄龙县、镇平县、陇县等,此类县域GDP总量较低,人均GDP增长也较为缓慢,经济发展滞后,生活水平较差。

缓慢型,如户县、乾县、蒲城县等,该类县域GDP总量大,但人均GDP 增长较慢。县域经济发展遇到困难,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程度不大。

从这份报告中显示,陕西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型多于活跃型,经济发展两极化比较严重。经济规模小、发展水平低,增长较慢的滞后型县域,约占到陕西的62.7%,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陕西县域经济的发展。另外,也有一些经济规模大、发展快的县域,如神木、府谷、凤县、彬县等,约占到全部县域的15.7%,这些县域2014年GDP总和占据了陕西县域GDP总量的四成多。

报告还显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或水平较高的县域,大多分布在陕西省北部资源禀赋好,或中部铁路、公路沿线以及工商业发展基础好的区域。特别是陕北煤、气、油等能源富集地已成为陕西经济发达区域,当然,陕南地区也有少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县域发展速度较快。但同时在陕北、关中、陕南内部也存在着为数不少的经济滞后型县域。这些县域大多能源匮乏,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或者是处于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之地。

即使同在陕北,不同县经济差异最大,两极分化十分明显。北部和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很有活力,但东南部13县经济发展很不乐观,约占陕北所有县域的56.5%,属于滞后型县域。而陕南仅有柞水一县为潜力型县域,其余22个县发展滞后,占据陕南县域的近九成。

据陕西省统计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各类能源、矿产资源产业形成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陕西大多经济强县都依赖于此,只有关中和陕南的少部分县域依靠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带动经济发展。但随着煤炭、石油价格的回落,依托能源的县域经济亟须转型升级。

热词搜索: 四类|县域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