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的政策效应正逐步显现在信贷、社融等金融数据上,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再次放大招宽松的预期并未减弱。
稳增长的政策效应正逐步显现在信贷、社融等金融数据上,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再次放大招宽松的预期并未减弱。
观察最新公布的三季度金融数据,有两个特点值得特别关注。首先,9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升至1.35万亿元,超出市场普遍预期的1.2万亿元。从结构上看,直接融资中的债券融资放量发行是新增社融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次,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5万亿元,同比多增1443亿元,环比多增2404亿元,且从结构上看,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而票据融资占比下降。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不论是债券融资放量发行,还是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量达到近几年高点,都和最近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有很大关系,包括专项金融债以及发改委降低重大基础建设项目资本金比例等在内的诸多政策的出台和相继落地,都带动了相关企业中长期融资的增加,从而体现在金融数据上。
从其他数据来看,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为13.1%,符合市场预期;市场利率也基本平稳,9月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05%,比上月高0.2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0.92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01%,比上月高0.2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0.92个百分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社会融资总量扩张的同时,市场流动性另一重要来源外汇占款却在持续下降。最新数据显示,央行最新公布的9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为25.82万亿元,环比减少2641亿元,连续8个月下降。与此同时,9月末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环比减少7613亿元,至27.4万亿元,降幅也创历史单月最大纪录。
不少研究机构都指出,虽然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企稳,外汇占款下降幅度会收窄,但是短期内还看不出外汇占款下降趋势的逆转,外汇占款持续下降将抵消信贷和社融的增长,货币宽松政策的效应也将大打折扣。在这种背景下,央行仍将通过各种方式来宽松银根,为稳增长创造合适的流动性环境。
回顾历史可知,2008下半年,央行曾进行了四次降准和四次降息,降准幅度达到4%,降息幅度也在2%,而自2014年11月起,央行已经先后五次降息和四次降准,其中不乏普降加定向降准的组合。不过,今日之情况已经不同于过去,受到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外汇占款渠道所带来的流动性补给正在趋势性减少。因此,全面的降准仍然有其必要性和空间。除此之外,考虑到通胀压力不大,且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幅有限,稳增长压力之下,降息可能性也存在。
降息降准仍有可能和空间,但还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货币总量宽松的边际效应正在下降,除了“稳增长”所带动的基建项目之外,其他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仍然较为疲弱;最近出现的“资产荒”也从侧面说明银行惜贷情绪仍然严重。如何真正将金融领域的“活水”引入到实体经济中,一方面有赖于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和整个金融体系改革的进程,另一方面也考验货币当局的智慧。近期,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的推出,就体现了央行定向、定量的调控思路。我们认为,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结构性和总量政策并行的思路,将继续贯穿于未来央行的决策中。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