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1966~1970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简称“三五”计划。
实施过程
经过20世纪60年代初的第一次经济调整(见经济调整),中国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64年,国务院召开了工业交通和农业的长期规划会议,对“三五”计划的方针、任务和主要指标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国家计划委员会提出了“三五”计划的初步设想,规定主要任务是:①大力发展农业,解决人民的衣食问题。②努力突破尖端技术,加强国防建设。③发展交通、商业、文教和科研等事业。主要的计划指标是:到1970年,生产粮食4300~4600亿斤,棉花3850~4200万担,钢1600~1800万吨,煤28500~29500万吨;五年累计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000亿元。这个计划,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以解决人民生活的“吃、穿、用”为重点,各项指标比较切合实际。但是,这一计划没有形成正式文件。
成绩和评价
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打乱了“三五”计划。这五年中,虽然由于一批领导干部坚持工作和广大工人、农民坚持生产,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在进行,但是却受到了很大的干扰和破坏。例如1967和1968年,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是下降的。根据当时的统计资料,1965~1970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9.6%,低于“一五”和三年经济调整时期的发展速度;1970年,生产粮食4799亿斤,棉花4554万担,钢1779万吨,煤35400万吨,大体上达到了最早计划规定的指标。其中,以大庆油田为主的原油产量迅速增长,对经济建设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积累过高,消费基金减少,影响了人民生活;集中力量发展钢铁等重工业,使比例关系失调、经济效益下降;三线(内地)建设步子过快,造成不少浪费和后遗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