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与创新亟须破冰前行

专家认为,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日益上涨的力度不够、衰退的影响,我国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

调降融资成本、推出长期投资工具、打破金融垄断与规范互联网金融

9月13日,以“慧选财富·智享未来”为主题的2015中国国际金融投资理财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展会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中国投资协会主办,中国投资协会投资理财专业委员会与中润圆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展会为期两天,5800平米的展出面积,吸引了国内外各界机构与专业人士前来参会。汇聚了来自金融行业的领袖和经济专家、学者,对于提升市场竞争力、寻求创新解决方案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广大投资者打造了一场金融投资理财盛宴。

专家认为,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日益上涨的力度不够、衰退的影响,我国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显得过于低迷,最新的经济数据统计也不尽如人意,增长的速度持续下滑,投资也下滑,出口负增长。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而新常态之“新”则意味着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金融改革的进程将不断加快。新常态的典型特征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逐步推进,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的竞争者,对传统形成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以及对外投资等领域的改革,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以及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成为新常态经济下的目标。

李稻葵:融资成本必须下降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

“新常态更多的是指调整的过程,增长速度从两位数降到7%左右,甚至更低。但是,调整两三年之后,增长速度还会相应提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在发表主旨为“新常态对金融业发展的新挑战”演讲时指出,“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还很大。”而落到金融方面,主要表现在中国经济投资金融回报率会逐步下调。当前影响和制约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太高。如今的投资多是在高铁、高速公路、水利建设等项目上。这些项目多是社会受益,而商业回报则是长期回报,也就不能做高成本的融资。“为了中国经济能够健康发展,融资成本必须下降,长期投资工具必须推出”,李稻葵认为。同时,银行利率也要下降。这样一来,投资者、家庭、个人、机构等投资金融的回报率就会下降,虽然对实体经济并非坏事,但是对于投资理财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何能够在整体回报率下降的过程中给客户提供好的产品,这是需要金融行业思考的问题。

向松祚:金融风险如同一把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和副所长向松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和副所长向松祚将中国的金融风险比喻成三根绳子拴着一把剑,“这把剑什么时候能掉下来,我们能不能保证它不掉下来,也就是说,能不能防范住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这都是很重要的问题。”那么,这三根绳子是什么呢?第一个是民间融资,这种风险正在不断地暴露出来。除了个人之外,还有很多制造业企业和房地产公司,也被牵扯到其中,而且数量无法统计。第二是地方政府的债务,现在财政收入大幅度放缓,政府卖地收入负增长。经济研究机构研究数据显示:“如果不是今年中央政府连续出台政策,允许地方政府债务展期,实际上很多地方政府都已破产。”向松祚判断道。第三根绳就是房地产和制造业的不良贷款。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所有的商业银行,利润基本上都是零增长,不良率快速上升。有些银行的不良率已经超过2%。这三根绳最终的那把剑就是银行体系能不能扛得住。如果银行的今年利润是零增长,明年就是负增长,银行亏损时又能由谁来给银行体系补充资本金呢?所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杨东:需考虑打破金融垄断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

那么,在未来金融改革过程中,如何平衡增长与风险?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首先,要充分进行市场竞争。在国家政策当中,未来反垄断政策、竞争政策是最根本的。所以确保一个充分市场竞争,打破金融垄断,这是需要考虑的。

其次,适度引导市场理性健康发展,充分释放互联网的作用,让它能够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中小微企业,服务于普惠金融。平台要有高门槛,不能让什么人都做P2P、做股权众筹、做互联网金融。要彻底改变过去这三两年野蛮增长的局面,否则就有可能爆发系统性风险。

最后,要保护投资者。此次金融博览会,其实就是是非常好的投资者教育,让投资者明白什么样是好的平台。要建立一个合理、合格的投资者制度,让能够承担高风险的人去买高风险的产品。

张穹:需加快金融业改革与创新步伐

中国投资协会投资理财专业委员会会长张穹

对金融业来说,只有将互联网的技术融入服务手段之中,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有效切入实体经济,才能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实现智慧式增长和内涵式增长并进的新增长。这就是互联网的时代或者说是新的金融业态。中国投资协会投资理财专业委员会会长张穹认为,金融业应该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健康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金融业应牢固树立服务经济实体的一个宗旨意识,坚守服务本职,保持适度增长。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石,离开了实体经济,金融业就会变成无源水,无本之木。最近外汇市场的变化也说明这个问题。美元的走强是美国实体经济向好的反映,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也说明国内的实体经济趋弱。所以在经济的新常态下,金融发展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的制约,也会进入增长的平缓期。金融业应主动适应经济增速换挡的要求,调整对业务发展速度的心理预期,正确认识金融整体增速放缓的新常态,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围绕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战略部署,把优化业务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金融总量和经济总量相协调、金融结构和经济结构相协调、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打造经济金融协同发展的和谐格局。

第二,要加快金融业改革与创新步伐,推进经济转型,实现金融业自身的转型。首先要积极调整客户结构,针对实体经济中的困难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金融资源对中小微企业的倾斜。其次要拓宽消费金融的供给渠道,支持消费转型与升级,开发多样化的消费金融产品。在满足居民购房消费、耐用品消费、汽车、教育、旅游、娱乐、保险等领域合理需求的同时,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以及市场参与者教育等方式,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观点,实现消费升级。从需求端促进消费金融发展的广阔空间。三要积极转变金融机构盈利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创新和差异化经营。主动寻求和开辟业务的蓝海,大力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突破传统业务饱和对金融结构发展的根本制约。

第三,要改革和完善金融的监管体制,有效防范经济下行带来的金融风险。随着长期内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变,一些金融领域的风险也逐步显露,相关的风险防范和监管问题也日益凸现。首先是民间融资风险和监管问题。近年来受经济下行驱动性趋紧的影响,我国很多地区爆发了一系列由民间融资引发的风险事件,对区域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要尽快建立健全与民间融资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拓展民间资本投资业务和金融领域的渠道,疏堵结合,促进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发展。其次,金融业综合性的经营和监管问题。近年来,金融机构不断推陈出新,跨行业、跨市场的新型金融产品不断涌现,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跨界发展,使金融业综合化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日趋复杂。在当前分业金融监管的体制下如何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有效防范、化解跨市场的风险?又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金融创新带来促进中国金融的体制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但是同时也要防范它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进步,起源于技术进步,但是必须依靠制度进步和金融进步及金融制度的创新。

热词搜索: 破冰|金融改革|亟须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