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芙妮 最近比较烦

尽管加盟店的比例已经不足10%,但这“微小的部分”仍旧像达芙妮的心头病一般,时而发作。尤其在业绩低迷、行业式微的背景下,无疑让达芙妮经历着伤口撒盐之痛。

尽管加盟店的比例已经不足10%,但这“微小的部分”仍旧像达芙妮的心头病一般,时而发作。尤其在业绩低迷、行业式微的背景下,无疑让达芙妮经历着伤口撒盐之痛。

加盟之痛

女鞋企业的新一年春季订货会应该是怎样的?行情好的时候,也许是厂商“亮剑”、加盟商“亮胆”的剧情;行情低迷的时候,也许是互相取暖、偶有吐槽的戏码。无论如何,这都还是一种温情。只不过,这个常理,显然没能在达芙妮身上发生。加盟商的集体抗议,无疑抢走了新品的戏份。

根据加盟商的控诉,达芙妮存在着乱收加盟费、用加盟商消化库存产品、直营店以低于加盟店拿货价卖货等“多宗罪”,直言因达芙妮的“不公”对待导致亏损严重,并认为达芙妮方面无法给出满意解决方案。

对此,达芙妮方面认为这只是“部分加盟商所反映的个别问题”,并强调经过达芙妮加盟部最高主管的沟通协调,绝大多数加盟商皆已理解并完成下一季的订货。“整体而言未对公司造成太大的影响。”达芙妮公关总监黄英哲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

抛开是非、真假不谈,单就事件本身来看,这已经不是达芙妮与加盟商之间的第一次对峙。

自2000年达芙妮将渠道重心逐步转向直营店起,加盟商与达芙妮的关系便开始逐渐出现裂缝。2012年,达芙妮还曾因对大部分全国加盟商采取单方面不续约政策而遭到口诛笔伐。多年以来,加盟商不停怒斥达芙妮过河拆桥,而达芙妮则始终强调从未采取过去加盟化。

但毋庸置疑的是,加盟店的比例在缩小。2012年,达芙妮全年关闭加盟店113家;2013年,达芙妮减少加盟店114家,增加直营店64家;2014年,达芙妮关闭了174家加盟店,同时开设了257家直营店;今年上半年,达芙妮总计关店181家,其中直营店117家、加盟店64家。

至此,截止到今年6月底,在达芙妮拥有的6221个核心品牌销售网点中,加盟店仅存590家,占比不足10%。而在达芙妮初创时期,其加盟店的比例则约为80%。

尽管如此,达芙妮方面仍旧表示加盟商与直营店是公司总体销售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公司采取公开透明的经营政策,尽力辅导加盟商的发展,期许加盟商也能顺应市场变化与时俱进,经营好自己的加盟事业,寻求共存共荣的目标。”黄英哲表示。

只是,在行业持续低迷,加盟商比例一再缩水的当下,让正处在“共苦”中的加盟商去想象没有时间期限的“同甘”,难免有些难度。而这些焦虑的加盟商们,也无疑将会成为达芙妮接下来的焦虑。

业绩之难

如果说加盟商的集体抗议只是达芙妮烦恼中的插曲,那么低迷的业绩,则算得上是近年来的主旋律。

自2012年起,营收增速下滑和净利下滑成为达芙妮的常态。据达芙妮日前公布的2015年度中期财报显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集团营业额43.74亿港元,同比下滑13.9%,盈利暴跌95.4%至1100万港元,关店181家。其中,第二季度净关店数达到了167家,几乎每半天就会关闭一家。

此外,集团核心品牌业务达芙妮和鞋柜上半年营业额下降13.9%至40.34亿港元。虽然整体存货水平较6个月前有所下降,但因为销售减少,存货期周转天数上升至238天。

事实上,不只是达芙妮,整个女鞋行业都经受着寒风的侵袭。以女鞋行业领头羊百丽国际为例,第一财季(3-5月)内,作为百丽国际核心业务的鞋履业务同店销售额下降了7.8%,门店净减少167家。但不同于竞争对手的是,达芙妮所处板块的困难,显然更大。

“这几年,哪家日子都不好过,但这种‘低价的时尚’日子最难。”一位某女鞋品牌销售人员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以达芙妮为代表的处在大众化市场板块的品牌,受网络冲击最大,被复制性也最强。

对此,达芙妮方面显然也有同感。达芙妮方面表示,在大众化市场板块中,达芙妮面对的竞争相当激烈,尽管整体宏观环境增长放缓、街铺人流减少,一些非上市的本地地区性竞争对手近年来仍然高速扩张,且不计成本,提早大幅割价竞争。而过去几年电子商务的高速增长,亦使大众化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对于业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现时我们的行业比以往更具挑战性:除了已经放缓的消费市场和快速转变的消费者行为,还有来自本地地区性的竞争对手,以及网上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同时,持续上升的经营成本,例如租金和劳工成本等,亦给集团带来成本压力。”黄英哲坦言。

但黄英哲同时表示,对中国市场的消费增长能力和女鞋市场的长远增长仍有信心,集团也正致力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善未来业绩,如提升销售、改善存货管理、开支控制及加强电子商务发展等。

只是,即便愿望是良好的、判断是精准的、措施是到位的,效果能否显现、何时显现,仍是未知数。

热词搜索: 达芙妮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