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英国国企改造争议犹存

上世纪70年代末,英国正式开启了对国企改革的征程。在过去的30多年里,改革在带来正面效果的同时也遇到了问题。因此,至今对国企改革的态度仍然存在争议。

上世纪70年代末,英国正式开启了对国企改革的征程。在过去的30多年里,改革在带来正面效果的同时也遇到了问题。因此,至今对国企改革的态度仍然存在争议。

铁娘子的选择

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从19世纪后半期就开始经营国有企业,国企相对集中地建立是在二战后,它曾是西方国家中国企数量最多的国家。

彼时,英国的国企约八成都集中在投资大、回收慢的基础建设部门,国企垄断了邮政、电力、铁路、煤炭等领域,把控了钢铁、飞机制造的大部分,在汽车制造及石油生产中各占约1/3和1/4的股份。不可否认,国企曾对英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问题也接踵而来。

从二战结束后,英国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一直在小幅震荡中稳定上升,但从7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落。公开数据显示,1970—1979年,英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仅为2.2%,年均通货膨胀率高达12.5%,英镑的购买力在二战后30年中下降了85%。

也正是在1979年,被人称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与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的光环相比,整个国家经济衰退的状况更牵动撒切尔的神经。当时的情况是,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缺乏创新精神;政府财政陷入困境;工会逐渐壮大甚至开始阻碍市场效益的发挥。

同年5月,撒切尔夫人放弃了此前英国在经济领域一直奉行的凯恩斯主义,转向以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为指导的新经济政策。一方面放松政府管制,鼓励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大刀阔斧进行国企私有化改革,英国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国企私有化浪潮。

私有化改造

始于1979年的国企改革是分步骤实施的,但宗旨都是将国企私有化。第一阶段为1979-1983年,政府主要出售了一些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运作且能够获利或亏损不严重的企业,包括英国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爱默森国际公司(Amersham International)、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和皇家军工厂(Royal Ordnance)等。

政府对这些企业的资产情况进行审核之后,基本以原有形式卖给私人部门。之所以选择有盈利能力的企业,也是遵从了先易后难的原则。

之后的10年时间改革对象转为那些亏损较严重的国企和公用事业等行业,如钢铁、电力、供水、造船、全国公共汽车公司等。相比第一阶段的改革对象,此次涉及公司的数量和规模都比较大,大都采取了公开上市、股份制改革、员工持股等方式来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每次出售国有资产时,政府都会鼓励公众购买股权甚至会赠送给员工一定比例的免费股权,期望让更多的人分享到改革的成果并以此更好地推动改革的进展。

1995年之后,那些私有化后仍旧需要提供补贴才能维持的企业成了改革的重点,对这类企业主要采取特许经营的运作方式。进入21世纪,英国政府并未停下出售国有资产的脚步。今年6月,英国财政部宣布在未来12个月内,出售其持有的19%的劳埃德银行集团股票,套现90亿英镑,随后又表示将逐步减持英国皇家邮政集团30%的股份。

最近的消息是, 8月3日,英国政府启动了苏格兰皇家银行私有化进程,出售了该银行5.2%的股份。英国《每日电讯报》认为这标志着英国最大规模私有化的开始。

争议犹存

英国对国企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减轻政府财政补贴的负担。微观而言,提高国企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经营效率,同时其一直崇尚的自由竞争理念也被认为是促进公共服务水平的利器。

效果显而易见。

20世纪70年代,英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6%,位列西方七国末尾。1980-1988年,此数据年均增长5.2%,高于其他六国。不仅如此,政府的财政状况也得到了改善。国企私有化不仅减轻了维持企业运行的负担,还能够直接获得出售企业带来的回报,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政府减轻财政包袱。

公开资料显示,在撒切尔夫人执政的十几年里,私有化涉及到约50个行业,涵盖了三分之二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普遍提高,“其中最大的40家被改造的国有企业全部摆脱了亏损,企业盈利增幅较大”。

但改革向来都是把双刃剑。被诟病最多的便是私有化之后,原来的国企都改姓“私”,从而导致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对此,曾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担任财政部助理部长,现任英国标准人寿集团董事长、金融城主席秦智涛(Gerry Grimstone)在今年4月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他强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最大的保障措施就是政府开展工作的透明性。而树立公共的合法性被认为是重要的一环。“如果公众认为政府进行的私有化改革、资产出售的某项举动将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他们就会反对并阻止这种让国有资产流失的改革。”他说。

此外,国企改革带来的失业、从国家垄断到个人垄断的可能性等问题都一直在探讨和争议中。无论如何,没有一劳永逸的方式,也不会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版本,中国的国改政策已经落地,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借鉴才是最好的选择。

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