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能在“被束缚的市场”里走好吗?

9月初,一张“滴滴打车,再见”的宣传图在我的朋友圈里流传,不少同行都在猜测滴滴将有什么大事发生,当然,现在已经知道结果了,“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从更名可以看出,滴滴要做的是一站式的出行平台,包括出租车、专车、顺风车、代驾等等业务,凡是和出行相关,滴滴都想做,这也是滴滴CEO程维很早提出的一个发展方向,他曾在不久前的“2015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上特意强调了这点,建设世界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在未来3年时间里每天可以服务三千万的用户、一千万车主,在任何地方3分钟内都可以叫到一辆车。

但滴滴的这次改名似乎并不顺利,刚一出来,就被眼尖的网友说其新Logo抄袭国外某个品牌的商标,而且从Logo的轮廓上看,与竞争对手UBER也颇有相似之处,似乎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更为骨感的现实是,本周坊间传闻称,史上最严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正式公布了,最重磅的规定就是加入约租车平台的私家车需变更为营运车辆属性。这也意味着,以后如果有私家车车主要做专车,要承担营运保险、报废年限等风险,通俗点说,专车要有运营资质,纯粹的私家车要退出历史舞台。

这个专车新政的做法有点像互联网金融,对于野蛮生长起来的孩子,要管起来了。史上最严的专车新政,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让专车蒙混过关,而对于平台来说,也不是写个检查、交点罚款、做个保证就可蒙混过关。变革现有的商业模式势在必行,现有专车模式也将面临重大洗牌。

或许滴滴从“打车”更名为“出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迎合政策的监管,这次的新政会参照出租车的管理,比如服务器得放到中国、数据要监管起来、司机得获得运营资格、公司得有资格等,而比出租车公司更严的是,专车公司要被交通委和工信部双重管理。

确实,专车需要管理。虽然这些平台的出现是给出行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与现行法律法规发生了冲突,由此产生的负面新闻也很多,比如加剧交通拥堵、引发出租车司机不满,甚至有司机对乘客起歹意,还是因为没有相应的管理政策。

曾经,在上海,滴滴不允许外牌车加入,可最近几次在滴滴上叫专车,都叫来了外地牌照的车辆,而这些司机都非常脸熟,貌似就是此前在地铁站“潜伏”的黑车。据说,不少“黑车”司机已经加入了滴滴的阵营,一边做黑车,一边做滴滴。有司机告诉我,因为滴滴的补贴越来越少,不少沪牌车主因此而退出,为了保证专车的数量,滴滴就向外牌车打开了大门。

业内人士预测,在这个政策下,未来互联网租车基本被定位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高端互联网租车,要求专车办理运营资格,司机纳入管理,参照出租车管理,但定位高于出租车;第二部分是现有的出租车,只是用互联网改善了用车体验;第三部分是固定路线的顺风车,上下班高峰固定路线允许你拉人,但在工作时间,不固定路线就是黑车。

如此套用的话,在高端出行上,滴滴可以自建或者与租车公司合作,让参与进来的司机具备营运资格,去做出租车本来覆盖不到的高端市场,比如商务接送等;在出租车出行上,继续提供互联网约租服务,毕竟现在不少乘客已经习惯了在手机上叫出租车,比在马路上苦等要好得多;在低端市场,力推顺风车业务,顺风车还是比较容易打擦边球的,因为如何界定上下班时间点和线路,有点困难。

从现在的趋势看,滴滴的顺风车业务似乎推行不力。以上海为例,从原计划6月就要在上海上线的顺风车直到现在App的页面上还显示着“开城准备中”。但既然新政中会允许顺风车的存在,滴滴的顺风车应该好做多了,毕竟顺风车比专车、出租车会更便宜。

滴滴等一些互联网约租车平台如果按照现有模式继续,定会触碰到法律红线,但如果改变一下思维,或许就能体现出综合性入口的优势。实际上,改不改名并不是关键,关键是在新政出台后如何适应这个“被束缚的市场”的变化,在焦灼之下运营好这个市场。滴滴总裁柳青在接受媒体公开采访时表示,滴滴相信温和的改革,一直在思考出租车的破局之道。是的,智慧出行一直是互联网约租车平台所倡导的生活方式,一场变革正在前行。

热词搜索: 能在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