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各大外资日化巨头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或最新一季度的财报(文中涉及汇率换算部分均以9月18日汇率为标准)。财报显示,欧美日化巨头利润下滑较严重,增长乏力;而日韩系日化企业业绩增长势头较猛,表现抢眼。
外资日化巨头最新财报公布
日前,各大外资日化巨头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或最新一季度的财报(文中涉及汇率换算部分均以9月18日汇率为标准)。财报显示,欧美日化巨头利润下滑较严重,增长乏力;而日韩系日化企业业绩增长势头较猛,表现抢眼。
四个欧美日化巨头三个利润下滑
除了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雅诗兰黛等欧美日化企业净利润均出现负增长。
宝洁最新公布的2015财年四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177.9亿美元,同比下滑9.2%。净利润为5.21美元,同比倒退近80%。
宝洁的劲敌联合利华今年上半年营收为269.9亿欧元(约合305.61亿美元),同比增长1.8%。但24.9亿欧元(约合16.82亿美元)的净利润不及去年同期,同比下滑11.7%。
同样业绩不佳的还有雅诗兰黛集团。2015财年四季度,雅诗兰黛营收和净利润双降,其中净销售额为25.2亿美元,同比下降7.69%。净收益1.53亿美元,同比跌40.63%。雅诗兰黛方面表示,排除2014财年四季度加速零售订单的影响,按固定汇率计算,2015财年四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7%,符合集团预期。
欧莱雅则在上半年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增的好成绩。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上半年,欧莱雅销售额128.2亿欧元(约合145.16美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18.8亿欧元(约合21.29亿美元),同比增长8.5%。欧莱雅方面指出,上半年电商渠道销售额为净销售额贡献了10亿多欧元,集团电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以上。
日韩系日化企业净利增长抢眼
与欧美日化巨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资生堂、爱茉莉太平洋为代表的日韩系日化企业均获得了突出业绩。
新快报从资生堂方面获得的数据显示,其在今年一季度(截至2015年6月30日)收入为2023亿日元(约合16.82亿美元),同比增加20.2%。利润为130亿日元(约合1.08亿美元),同比大涨近9倍。
爱茉莉太平洋也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不俗的成绩。其中,销售额为2.857万亿韩元(约合24.4亿美元),同比增长23.3%。营业利润为5643亿韩元(约合4.82亿美元),同比增长46.1%。
分析
欧美系利润下滑: 未能适应渠道演变
尽管在今年上半年,宝洁做出了出售多个品牌的决策,雅诗兰黛也借关税下调降低了旗下7个品牌的产品价格,但效果似乎不明显。日化行业专家谷俊认为,日化巨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消费疲软和竞争加速。就中国市场而言,日韩、本土品牌的兴起及电商渠道的冲击使得欧美品牌承压不小。
某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的消费正在升级,宝洁、联合利华在日化方面多数都是大众化产品,在消费升级的当下不占优势。此外,外资巨头不能很快地适应渠道的变化,在电商渠道方面比国产日化企业、日韩日化企业要慢半拍。根据贝恩咨询相关报告,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和渠道的多样化,使得巨头们多年以来的大卖场增长受到巨大冲击——大卖场增速从2013年的7.9%大降至2014年的3.7%。
在业绩的压力下,部分欧美日化产品放下身段,开拓新渠道。今年初,宝洁与中高端酒店维也纳合作,为该酒店提供旗下的飘柔、佳洁士、舒肤佳等产品,未来SK-II、玉兰油等高端产品也将进入维也纳酒店旗下的高档酒店。日化行业专家冯建军认为,与主流销售渠道相比,酒店在大众化品牌的销售占比较小。日化品牌与酒店特别是五星级酒店达成合作,更多是借其提升影响力。
今年6月,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与淘宝网下乡,为全国60个县1000个村提供专攻定制洗护用品,为10个县300个村提供个人护理彩妆培训,开辟农村市场。业内专家认为,农村市场是一块新兴市场,欧美日化巨头此举一方面可看出它们当前承受的压力之大,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它们开拓新渠道的决心。
日韩系势头较猛: 中国市场贡献大
尽管日韩系日化企业在体量、销售额上仍不及欧美大鳄,但从业绩增长势头来看,日韩系日化企业已经是“后起之秀”,甚至有赶超欧美日化巨头之势。
记者观察发现,对于资生堂和爱茉莉太平洋的突出业绩,中国消费者和中国市场做出了很大贡献。
资生堂方面表示,在海外业务方面,受资生堂在中国继续推动自上期开展的组织架构改革,电子商务方面和“肌肤之钥”品牌的销售额得到稳步扩大等影响,各地区销售额同比均有所提高。日本国内业务方面,业绩增长的原因之一包括受入境中国游客的销售额扩大等影响。
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其17.6%的销售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其中,中国占了海外市场份额的56%。
此外,爱茉莉太平洋方面还表示,之所以取得不俗的业绩,与其多样化渠道以及与日剧增的品牌影响力密切相关。另有日化业内人士指出,日韩系护肤品更适合亚洲人的肤质,且通过明星代言、更新包装等方式给人时尚清新的印象。而宝洁、联合利华旗下的部分产品给人较老、不时尚的印象,不符合80、90后主力消费群体求新求变的消费习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