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广水市吴店镇抗战老兵周家福
在鄂豫两省边陲的桐柏山南麓、大别山西端,有一处革命圣地——广水市吴店镇浆溪店。那里曾留下了李先念、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留下了无数与日寇血战可歌可泣的事迹,更留下了中原军民艰苦卓绝、顽强战斗的不朽精神。
6月24日,记者与广水市吴店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广水市吴店镇泉口村,拜访年近九旬的抗战老兵周家福。在一个普通的农家楼房里,周家福老人正端坐在椅子上,得知记者来意,老人坚持从椅子上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双手紧紧地将记者握住。
眼前的老人,条条皱纹在脸上形成岁月的沟壑。谁能想到,这张如此慈祥平和的面容下,隐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传奇:70多年前,在中原抗日战场上,他与日本侵略者交战十几次,左腿被子弹贯穿,一腔热血染红了战袍……
日军在吴店镇泉口村张家冲东边修的碉堡
A 目睹玉皇沟惨案毅然参军抗战
1928年,周家福出生于广水吴店镇泉口村的一个贫穷家庭,抗战爆发时,他还是个孩子。
如今,周家福老人的耳朵已经不太灵光了,需要说得很大声才能听见。但当他回忆起当年那些记忆深处的故事,老人渐渐激动起来。
“我记得是在1940年冬月尾的一个雪天,日军七、八百人进攻位于吴店镇东北部的玉皇顶下的玉皇沟。当时,中国军队第21师有一个团的部队驻扎在玉皇沟,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但终因日军人多火力猛,经过4天的战斗,玉皇顶还是被日军攻了下来。随后,日军在吴店大肆烧杀,在玉皇沟烧了碾子湾、阮家湾等七、八个村庄,烧毁了民房、庙宇300多间,还打死了很多老百姓。”周家福回忆这段往事时,感慨万千。
1939年初,李先念率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从河南竹沟南下四望山,进驻吴店镇浆溪店,执行中原局关于开创武汉外围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从而浆溪店成为新四军五师的发源地。从1939年到1945年,他们以浆溪店为落脚点,在鄂豫边进行了一系列的抗日工作,也激发了边区人民参军抗战的热情,纷纷加入新四军,保家卫国。
1944年,16岁的周家福在家门口参加了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开始了他的抗日生涯。
B 从浆溪店出发 四处出击打日寇
“那时候,我们的部队驻扎在浆溪店尹家湾,我先在陈大姐(陈少敏)所部当通讯兵,随后接受军事训练后,调到前线部队当战士。”周家福告诉记者:“浆溪店位于桐柏山南麓,尹家湾在浆溪店北边。尹家湾座西朝东,背靠一个小山坡,湾前一个大水塘,易守难攻,再加上这里以前住着几十户人家,部队给养充足。于是,这里成为新四军第五师四处出击、攻打日寇的根据地。”
“我所在的部队在农村主要是打游击战,经常是一晚上挪三个村,怀里抱个枪,身下铺点草,倒地就睡,有情况“啪”的一下就站起来行动。”周家福说,当时他们的敌人不仅有日本人,还有亲日的伪军,虽然没有发生过大的战役,但每场游击战都打得异常艰难。
“记得有一次战斗,部队在鄂北山区一条交通线上伏击日寇。我和战友一动不动地趴在交通线一侧的山梁上,死死盯住将要经过的日寇。战斗打响,遭遇伏击的日本运输队撂下七八具尸体,望风而逃。”周家福回忆。
然而,战争的残酷远远出乎周家福的预料。第二天,天刚麻麻亮,潮水般悄悄涌来的日本鬼子,将部队围了个水泄不通。在突围的过程中,周家福亲眼目睹了很多战友壮烈牺牲,而他的左腿也在这次突围中被子弹穿了个洞,至今都留有伤疤。这一仗,让周家福切身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也坚定了他浴血奋战的斗志。
就这样,周家福跟随部队从浆溪店出发,辗转桐柏山、大别山南北,前后与日军作战十几次,从一名新兵迅速成长为抗日斗士。
C 攻破日军据点 见证抗战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公开宣布无条件投降。我们的部队及地方武装根据新四军第五师司令员李先念的命令,开展受降斗争,但日军拒不投降。”周家福回忆道。
“8月下旬,新四军信应随县总队调集兵力,对吴店泉口村张家冲日军据点进行围攻,坚决消灭抵抗的日军。在我军猛烈的攻势下,日军向郝家店据点逃窜。随后,部队在当地游击队和民兵大队的配合下,围攻平靖关、小河两个日伪据点,日伪窜回应山县城。至此,我军先后收复余家店、龙泉镇、泉口店、平靖关和小河。”说到这里,周家福显得很自豪。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正式在投降书上签字。次日,日军驻应山指挥官在应山县城正式签字投降。至此,应山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迅速传开,周围一片欢腾,大家奔走相告,放声高歌。“那天,很多人高兴得睡不着觉。”周家福说,高兴之余,他想起了很多在抗战中牺牲的乡亲,不禁黯然神伤。
抗战胜利后,周家福跟随部队参加解放战争,在1946年中原突围时与部队失散,最后辗转多地,回到家乡务农。如今,周家福儿孙满堂,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记者黄闯 通讯员刘永强 沈宪权
抗战老兵周家福
[责任编辑:]